工信部:将启动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
三是加快5G、千兆光网、算力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持续提升重点区域、重点场景网络覆盖质量,围绕国家算力枢纽节点优化骨干网络架构,建设高速算力网络,深化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对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赋能和支撑作用,进一步巩固提升信息通信业竞争优势和领先地位。
英特尔公司透露,该公司联合生态合作伙伴,共同打造了融合掌静脉特征识别技术的智能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AFC),将掌静脉特征识别技术应用于城轨交通场景。目前,该技术正在重庆轨道交通18号线进行测试使用。
据悉,上述掌静脉检票系统,由英特尔与佛山育脉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锐宝智联信息有限公司、上海华铭智能终端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打造。该系统的误识率达到了千万分之一,误拒率(FRR)为十万分之一,其部署在重庆轨道交通18号线上进行测试,单次掌静脉识别速度已可达100-200毫秒,可以满足百万级应用场景需求。
掌静脉识别是如何实现的?昨日,重庆晚报记者从重庆轨道十八号线建设运营有限公司了解到,掌静脉识别是利用近红外线照射手掌,静脉中血红素是失去氧气的还原血红素,其对760nm波长的近红外线会有吸收,造成静脉部分的反射较小,从而产生静脉图像。
在中央预算公开方面。一是中央政府预算公开。2009年首次公开中央政府预算,包括中央财政收入预算表、中央财政支出预算表,中央本级支出预算表以及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预算表等4张表。2010年,中央政府预算公开范围拓展至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等12张表。2018年,进一步将中央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纳入公开范围。2019年,新增公开42个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项目分地区情况表。2022年,进一步扩大公开范围,公开46个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项目分地区情况表。二是中央部门预算公开。2008年,选择科技部等11个部门进行部门预算内部公开试点,将部门预算通过张贴、查阅等形式在单位内部公开。2010年,印发指导意见,要求中央部门落实预算公开主体责任,及时主动公开预算。当年共有78个中央部门公开部门预算。2011年,公开部门预算的中央部门增加到96个,并首次向社会公开中央部门“三公”经费预算。2013年,中央部门预算首次做到各部门集中在1天内公开。从2017年开始,将各部门在本部门网站上公开的部门预算,在财政部门户网站设立的“中央预决算公开平台”上进行集中展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