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加索三国行(五)沙马基Juma清真寺、舍基可汗皇宫、古丝路驿站

标签:
高加索三国行沙马基juma清真寺舍基可汗皇宫舍基古丝路驿站 |
分类: 异国风情 |
沙马基-聚马清真寺。

沙马基-聚马清真寺(Juma -mosque )承载着阿塞拜疆的宗教的历史,在该寺的碑文中记载着其“始建于公元743年,后在1859年和1902年的两次地震中被摧毁”的经历。历史上,沙马基地区曾经历过11次大地震,而沙马基-聚马清真寺抗住其中8次,成为每次地震中唯一幸存下来的建筑。1918年,尚未完成第四次重建的清真寺,再次毁于战火,同时也焚毁众多珍贵的手稿和书籍,给高加索宗教历史研究造成了极大损失。



科南在讲解什叶派和逊尼派做祷告的区别。








到达舍基。

古城舍基作为连接东西方国家间贸易互市的要塞,曾是古丝绸之路的驿站。18世纪的泥石流毁坏了此前的古镇,如今的舍基历史中心是之后重建的产物,其特征是拥有高山墙屋顶的中世纪建筑群。现在,舍基不仅是阿塞拜疆最美的城镇之一,也是一个具有田园风光的休养地。

舍基可汗皇宫。





舎基可汗皇宫(ki xanlarnn saray)位于阿塞拜疆舍基地区,以其独特的外观和内部豪华的装饰而闻名。据说皇宫由来波斯的建筑师设计,风格和装饰都是波斯式的,也带有一些高加索民间建筑的特征,是18世纪高加索地区宫殿建筑的最佳典范之一。王宫长约30米,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虽然规模不大,但内外装饰都非常考究。

舍基可汗皇宫是由胡赛因汗建造的纪念碑建筑,造型气势恢宏,也是阿塞拜疆重要的古迹之一。它建于1762年,皇宫内有庭院与水池,四周古树环绕,以精美的雕饰与壁画享誉于外。彩色玻璃窗用近5,000块玻璃及木质材料,以“Shebeke”(一种在木制格子里镶嵌着由彩色玻璃组成的精美马赛克)这一古老的艺术特别制成,令整座宫殿呈现出奇妙的光影,内墙绘有带着花卉、狩猎与战争等元素的场景。该遗址反映了18-19世纪丝茧贸易对商人宅邸及宫殿建筑的影响。201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皇宫入口,钟乳石檐口装饰。


建筑入口处的大门建有钟乳石檐口,上层的钟乳石檐口镶嵌着镜面,阳光照耀下分外夺目。宫殿外墙安装了可拆卸的彩色玻璃窗,这是阿塞拜疆的一种传统工艺,制作过程中完全不用钉子和胶水。宫殿内壁还画了很多壁画,描绘了花卉、狩猎和战争场景等。

里面不能拍照。


这座宫殿大面积采用色彩艳丽的马赛克玻璃,当阳光投射进皇宫内,是一番缤纷、美丽的多彩世界。

从皇宫出来后一路下坡,来到舍基的古丝路驿站。

古驿站建于18-19世纪,总面积约8000平方米,内设242间住房,中间是个庭院,里面有个水池。驿站的墙壁极厚,想来应该能稳定气温,提高居住舒适度。1988年后,这座古代驿站被改为酒店综合体,设有民族餐厅和供住宿的套房。不同于巴库的米黄色,舎基的房屋往往砖或者灰色的石块建造,这些石块大多采自附近的河床。


舍基古时是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绿洲和城市,工匠和商人聚集这里,从事桑蚕、加工和贸易等活动。千百年来,商人们牵着骆驼,带着货物,风尘仆仆的穿过沙漠,平原,山脉来到这里,为舍基带来的繁荣。舍基古驿站是舍基古城历史上的5个驿站之一,从大门穿过圆形玄关,进入院落,驿站是上、下两层的建筑,至今依然保留着砖拱、石墙等外观,简约质朴。阳光被砖石的穹隆顶遮蔽,顶的中部设有木质窗户,木质廊道,还有半露窗户在地面上的地窖。据说古时商人分为行商和坐商,坐商的房间用于住宿,前面的平台摆放商品;行商的房间,下方有个小型地下室,存放货物,有骆驼休息的位置。

今天水池里没有水。

楼上的长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