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非洲四国行(五)初探维多利亚瀑布

标签:
南部非洲四国行维多利亚瀑布 |
分类: 异国风情 |
我们入住的酒店是ANANI VICTORIA
FALLS,是位于津巴布韦和赞比亚交界处的维多利亚瀑布附近的一家豪华度假村。该度假村由美诺酒店集团旗下品牌安纳塔拉运营。酒店的后门离瀑布景区大门仅仅百米左右。

穿过酒店花园时看到许多小鹿。

导游带领我们凭酒店的入住卡,登记后进入景区。进入景区看到利文斯通的雕像,向前走就来到瀑布正面,向右边走,则到瀑布上游。

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旧名“维多利亚瀑布”,位于非洲赞比西河中游,赞比亚与津巴布韦接壤处。与北美洲的尼亚加拉瀑布、南美洲的伊瓜苏瀑布并列为世界三大瀑布。瀑布区绵延97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瀑布。

整个瀑布宽约1800米,居世界之最。最高处达122米, 年平均流量达每秒1400多立方米,在雨季可达到每秒5000多立方米。

欧洲探险家,戴维·利文斯敦1855年在旅途中发现它,并以英国女王的名字为其命名。它是有着非洲自己的名称的,这就是“莫西奥图尼亚”。在当地的洛兹语里,意思是“声若雷鸣的雨雾”。

据考证,远在公元90年即有少数农业人口在赞比西河两岸定居。多数原住民则在距瀑布半径128公里(80英里)范围内以渔猎为生。于198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地处于赞比亚与津巴布韦接壤处,隶属于赞比亚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Zambia) 。在赞比西河上游和中游交界处,17°55′28″S,25°51′30″E,是非洲最大的瀑布,也是世界上最大、最美丽和最壮观的瀑布之一。宽度超过两公里,瀑布奔入玄武岩峡谷,水雾形成的彩虹远隔20公里以外就能看到。

关于大瀑布,这有一个动人传说:据说在瀑布的深潭下面,每天都有一群如花般美丽的姑娘,日夜不停地敲着非洲的金鼓,金鼓发出的咚咚声,变成了瀑布震天的轰鸣;姑娘们身上穿的五彩衣裳的光芒被瀑布反射到了天上,被太阳变成了美丽的七色彩虹。姑娘们舞蹈溅起的千姿百态的水花变成了漫天的云雾。多么美妙、令人神往的景色呀。

在1853年与1856年之间,苏格兰传教士和探险家戴维·利文斯敦(David Livingstone)与一批欧洲人一起首次横穿非洲。利文斯敦此行的目的显然是希望非洲中部能向基督教传教士们开放,他们从非洲南部向北旅行经过贝专纳,到达赞比西河。然后,他们向西到安哥拉的罗安达沿海。考虑到这条线路进入内陆太困难,他又调头东向,沿着2700公里长的赞比西河航行,希望这条大动脉般的河流成为开拓中非的“上帝高速公路”。1856年5月他们到达莫桑比克沿海的克利马内。

1855年11月16日,苏格兰传教士和英国探险家(David Livingstone)戴维·利文斯敦抵达瀑布所在地,发现”了莫西奥图尼亚瀑布,成为第一个见到该瀑布的欧洲人(他初次听到关于瀑布的事是在四年之前,当时他和威廉姆·科顿·奥斯威尔抵达赞比西河岸以西129公里处)。当时他乘独木舟顺流而下,于11月16日抵达该瀑布,老远就已看到瀑布激起的水气。他登上瀑布边缘的一个小岛,看到整条河的河水突然在前方消失,利文斯敦写道:“这条河好像是从地球上消失了。只经过80英尺距离,就消失在对面的岩缝中……我不明所以,于是就战战兢兢地爬到悬崖边缘,看到一个巨大的峡谷,把那条1000码宽的河流拦腰截断,使河水下坠100英尺,突然压缩到只有15至20码宽。整条瀑布从右岸到左岸,其实只是个在坚硬玄武岩中的裂缝,然后从左岸伸展,穿过30-40哩的丘陵。” 后来利文斯敦指出那时低估了瀑布的宽度和高度。他认为这些瀑布“是我在非洲见过的最壮丽景色。”他又写道:“……除了一团白色云雾之外,什么也看不见。那白练就像是成千上万的小流星,全朝一个方向飞驰,每颗流星后都留下一道飞沫。” 第二天利文斯敦回到他第一次观看瀑布的小岛(现名为卡泽鲁卡或利文斯敦岛),种下桃、杏核和一些咖啡豆。他还在一棵树(据说是猴面包树)上刻上日期和自己名字的简写。他后来承认这是他在非洲做出的无聊事。

奇怪的是,探险家们并没有因这个重大发现而兴高采烈,尽管他后来对此事有“如此动人的景色一定会被飞行中的天使所注意”这样的描述。对利文斯敦而言,这瀑布实质上就是一垛长1676米、下冲107米的水墙,也是基督教传教士们试图到达内陆土著村落的实际障碍。对他而言,旅行的重点是发现瀑布以东的巴托卡高原。如果赞比西河被证实是可全线通航的话(它不能通航),在他看来,这一地方可作为潜在的居民点。尽管他以感觉有所“进展”的方式表达对发现瀑布的失望,但利文斯敦还是承认瀑布是如此壮观,以至于用英国女皇维多利亚的名字来命名它。1860年8月他率探险队第二次来到瀑布,测量峡谷的深度。他垂下一条绑了几颗子弹和一块白布的绳子。“我们派一人伏在一块凸出的悬崖上看着那小白布,其他的人放出了310英尺长的绳子,那几颗子弹才落在一块倾斜而凸出的岩石上,那里距下面的水面可能有50英尺。当然水底还要深。从高处下望,那块白布只有钱币大小。”因此他估计峡谷有108米(354英尺)深,大约是尼亚加拉瀑布的两倍。

当赞比西河河水充盈时,每秒7500立方米的水汹涌越过维多利亚瀑布。水量如此之大,且下冲力如此之强,以至引起水花飞溅,远达40公里外均可以看到。维多利亚瀑布的当地名字是“Mosi-oa-tunra”(莫西奥图尼亚),可译为“轰轰作响的烟雾”。彩虹经常在飞溅的水花中闪烁,它能上升到305米的高度。离瀑布40--65千米处,人们可看到升入300米高空如云般的水雾。在8-12月的旱季里,莫西奥图尼亚/维多利亚瀑布的全宽可尽收眼底,不过8-12月的水位可能很低。

维多利亚瀑布的形成,是由于一条深邃的岩石断裂谷正好横切赞比西河。断裂谷由1.5亿年以前的地壳运动所引起。维多利亚瀑布最宽处达1690米。河流跌落处的悬崖对面又是悬崖,两者间的峡谷仅75米,水在这里形成一个名为“沸腾涡”的巨大旋涡,然后顺着72千米长的峡谷流去。维多利亚瀑布实际上分为5段,它们是东瀑布、虹瀑布(这里峡谷最深)、魔鬼瀑布、新月形的马蹄瀑布和主瀑布(高60---100米)。

大瀑布所倾注的峡谷本身就是世界上罕见的天堑。在这里,高峡曲折,苍岩如剑,巨瀑翻银,疾流如奔,构成一副格外奇丽的自然景色。大瀑布倾注的第一道峡谷,在其南壁东侧,有一条南北走向峡谷,把南壁切成东西两段,峡谷宽仅60余米,整个赞比西河的巨流就从这个峡谷中翻滚呼啸狂奔而出。大瀑布的水汽腾空达300余米高,使这个地区布满水雾,若逢雨季,水沫凝成阵阵急雨,人们站在这里,不消几分钟,就可浑身湿透。

在瀑布前方有一个小桥叫刀刃桥(1968年赞比亚建造),通往瀑布前面的刀刃山,在刀刃山可以更清楚的看到瀑布全貌。导游说因为前几个月雨季的降水量大,致使现在瀑布的水流量很大,景区内因为水雾太大,看不清瀑布,且每人必须穿雨披,否则一定成“落汤鸡”。
这里水雾小一点,赶快拿出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