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贵州行(七)肇兴侗寨谷雨节之三:侗寨谷雨节二

标签:
自由贵州行肇兴侗寨谷雨节 |
分类: 摄影采风 |
午休后,下午继续到侗寨参加活动。


这种行歌坐月侗族青年男女交际风俗,流行于湖南、广西、贵州毗邻地区。“行歌”即去唱歌,“月”指“月堂”,即寨里的公房。“走寨”或“行歌”是男青年到别寨或同寨外姓去找姑娘谈情说爱的必经途径。“坐妹”或“坐月”是不同族姓的男女青年晚上在一起谈情说爱的称谓。晚饭后,男青年三五成群地拿着风雨灯或电筒、格以琴、侗族琵琶或侗笛,一面唱歌,一面吹奏乐器,到外姓寨子去找姑娘们攀谈。

回到礼团鼓楼,在这里等候丢卣卣开始,在这里有两家是丢卣卣点。

丢卣卣(yu)是贵州黎平肇兴侗寨谷雨节特有的传统习俗,兼具农耕文化与婚恋社交的双重寓意。

农耕与婚恋的结合:丢卣卣最初是侗族青年男子向已定婚的心仪女子表达祝福的方式。男子将装有糖果的小竹篓(卣卣)丢入女子家中,象征对往昔情感的怀念与对婚姻的祝福。演变与扩展:如今已发展为全民参与的娱乐活动,游客也可加入,表达对陌生人的友好祝福。

丢卣卣:男子蒙面将卣卣投入女子家中,女子取出糖果后回赠乌米饭、肉等食物。打花脸:女子在男子低头取回卣卣时,用锅底灰涂抹其脸部,花脸越黑象征福气越盛。

乌米饭的象征:乌米饭(用乌树叶汁染黑的糯米)是节日核心食物,代表吉祥与定亲信物。狂欢氛围:活动通常在夜晚进行,肇兴侗寨会变成欢乐的海洋,打花脸成为全民互动的高潮。

主街上,主办方在分发抹黑脸的颜料。
一群年轻人开始丢卣卣了,这是他们准备礼物(糖果和点心)。
后一篇:自由贵州行(八)丙安古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