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云南游(七)元阳梯田之三

标签:
云南行元阳全福庄螺丝田老虎嘴 |
分类: 摄影采风 |
下午又单独包车(200元/半天)继续看梯田。


老虎嘴梯田形状各异,如万蛇静卧于花蕊间,阳光照射下似天落碧波,浪花泛起,万蛇蠕动。老虎嘴梯田是元阳哈尼梯田最具有代表性、最为壮观的地方,完全可以用绵绵不绝、丝丝相连、无边无垠去形容。站在高高的老虎嘴上俯视,如潮似海,仔细观看,隐约有两匹奔驰的骏马,又似一只千年乌龟静卧山间,仿佛讲述着哈尼先民开垦梯田的沧桑史。近百个田棚点缀其间,尤如欲扬帆远航的小舟,令人惊叹不绝。往西望去,无数级梯田由南向北从深谷伸高,映影于云雾中如三条巨龙在挥舞,在夕阳余辉下,红白黑相映,光彩夺目。往东遥望,数千亩梯田攀附在七座半圆型山梁上,全成弯月型天梯,直指苍穹。又与七座半圆型山梁上的梯田相连,阳光倾泻,波光粼粼,形成立体的海洋。


一座座的“田山”,仿佛就是一部非文字的巨型史书,直观地展示了哈尼先民在自然与社会双重压力下、顽强抗争、繁衍生息的漫长历史。

哈尼族古老的《天.地.人的传说》中说:大鱼创造了宇宙天地和第一对人,男人叫直塔,女人叫塔婆;塔婆生下22个娃,其中老三是龙,龙长大以后到海里当了龙王,为感激塔婆的养育之恩,向塔婆敬献了三竹筒东西,其中一筒里盛有稻谷种。也就是说,哈尼人认为,自开天辟地以来便有了稻子。说明哈尼人是最早驯化野生稻的民族之一,水稻种植是哈尼人古老的生产内容。千百年来,哈尼族将哀牢山区三江流域的野生稻驯化为陆稻,又将陆稻改良为水稻,在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中,使三江流域成为人类早期驯化栽培稻谷的地区之一。

2013年6月22日,云南红河元阳哈尼梯田申遗在柬埔寨首都金边举行的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审议,将中国云南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云南省元阳县举行庆祝活动。哈尼梯田规模最大、最集中的三个片区均在元阳县,包括老虎嘴、坝达、多依树。

这次我们用一天半的时间,把元阳的几个著名梯田都看到了,还有几个小众的梯田没时间去了,留着下次吧。


老虎嘴景区分上下两个观景台,上观景台在路边,不需要走太多的路,下观景台需要走到半山腰。



老虎嘴梯田形状各异,如万蛇静卧于花蕊间,阳光照射下似天落碧波,浪花泛起,万蛇蠕动。老虎嘴梯田是元阳哈尼梯田最具有代表性、最为壮观的地方,完全可以用绵绵不绝、丝丝相连、无边无垠去形容。站在高高的老虎嘴上俯视,如潮似海,仔细观看,隐约有两匹奔驰的骏马,又似一只千年乌龟静卧山间,仿佛讲述着哈尼先民开垦梯田的沧桑史。近百个田棚点缀其间,尤如欲扬帆远航的小舟,令人惊叹不绝。往西望去,无数级梯田由南向北从深谷伸高,映影于云雾中如三条巨龙在挥舞,在夕阳余辉下,红白黑相映,光彩夺目。往东遥望,数千亩梯田攀附在七座半圆型山梁上,全成弯月型天梯,直指苍穹。又与七座半圆型山梁上的梯田相连,阳光倾泻,波光粼粼,形成立体的海洋。


一座座的“田山”,仿佛就是一部非文字的巨型史书,直观地展示了哈尼先民在自然与社会双重压力下、顽强抗争、繁衍生息的漫长历史。

哈尼族古老的《天.地.人的传说》中说:大鱼创造了宇宙天地和第一对人,男人叫直塔,女人叫塔婆;塔婆生下22个娃,其中老三是龙,龙长大以后到海里当了龙王,为感激塔婆的养育之恩,向塔婆敬献了三竹筒东西,其中一筒里盛有稻谷种。也就是说,哈尼人认为,自开天辟地以来便有了稻子。说明哈尼人是最早驯化野生稻的民族之一,水稻种植是哈尼人古老的生产内容。千百年来,哈尼族将哀牢山区三江流域的野生稻驯化为陆稻,又将陆稻改良为水稻,在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中,使三江流域成为人类早期驯化栽培稻谷的地区之一。

2013年6月22日,云南红河元阳哈尼梯田申遗在柬埔寨首都金边举行的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审议,将中国云南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云南省元阳县举行庆祝活动。哈尼梯田规模最大、最集中的三个片区均在元阳县,包括老虎嘴、坝达、多依树。

这次我们用一天半的时间,把元阳的几个著名梯田都看到了,还有几个小众的梯田没时间去了,留着下次吧。


老虎嘴景区分上下两个观景台,上观景台在路边,不需要走太多的路,下观景台需要走到半山腰。

前一篇:自由云南游(六)元阳梯田之二
后一篇:自由云南游(八)东川红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