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飞人南美四国行(五)玛瑙斯百年大剧院、古贸易市场、鱼市场

标签:
空中飞人南美四国玛瑙斯百年大剧院古贸易市场鱼市场 |
分类: 异国风情 |
今天我们参观的景点是玛瑙斯百年大剧院、古贸易市场和鱼市场。

亚马孙剧院是玛瑙斯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建筑,于1896年仿照巴黎歌剧院修建的,迄今已有一百多年,所以也叫百年大剧院。建设剧院耗资1000万美元,它是由一位贩卖橡胶发了财的英国商人出资兴建的,修建的原材料是当年用橡胶到欧洲换回来的。

这是一座典型的欧式建筑。剧院的正面饰以白色浮雕,巨大的廊柱勾勒出建筑的气势。玛瑙斯人穷其金钱,除了以巴西硬木做地板,其他一切都从欧洲进口。剧院有685个座位。传闻歌剧院大厅里,大理石石柱进口自意大利,雕花铁栏来自西班牙,水晶灯饰是如假包换的法国制造。



二楼前厅。


前厅顶的壁画。



进了剧场内,更是叹为观止:座位只有685个,但分为四层。整个观众席是圆形的,座位是木制的椅子,很宽敞,靠背全用丝绒包裹,紫红色,高贵典雅,下面竟还有放冰的地下层,有孔可透出冷气。当时有钱人是坐楼上包厢的,尤以二楼中间为最高贵。三层包厢共90个,每个包厢内设5座,与旁边的包厢隔开,独立有门进出。据说多数包厢为当年的出资者保留,今日仍由其后人、家族所有,不对外售票。现在正在排练。

从观众席抬头望,园顶上是巨幅壁画。由中心至四角斜分为四个三角形,四幅画分别代表歌剧、舞蹈、音乐及悲剧。最奇特的是将此四区隔开的图案竟是巴黎埃菲尔铁塔从下往上看时的四条腿。屋顶中间垂下巨型水晶玻璃吊灯,能升降,以便清洗。




亚马孙剧院整整建造了17年,完工后经常邀请一些欧洲一流剧团来此演出。橡胶繁荣时期,剧院终日灯火辉煌,夜夜歌舞升平。就在亚马孙剧院建造期间的1876年,英国植物学家把7万棵亚马孙三叶橡胶树的种子偷运到伦敦培育,成功后又把橡胶树移植到气候与亚马孙相似的英属斯里兰卡、印度等东南亚地区,规范的管理和栽种技术使产出的橡胶在价格数量上远胜亚马孙印第安人产的橡胶产品。到20世纪初,东南亚地区的橡胶产量超过巴西,跃居世界第一。彻底结束了玛瑙斯在世界橡胶市场七十年的统治地位。随着巴西对天然橡胶垄断地位的丧失,玛瑙斯也随之逐渐衰落,亚马孙大剧院也日渐萧条。直到20世纪60年代,巴西政府决定在玛瑙斯设立自由贸易区,当地的经济才得到复苏,亚马孙大剧院这才恢复了生机。如今,这仍然是一座不失金碧辉煌的歌剧院。





左边是建于1861年的 圣塞巴斯蒂安教堂,它也是玛瑙斯最古老的天主教堂。





大剧院前面是圣塞巴斯蒂安广场。

在广场中心矗立着开航纪念碑。1542年意大利人发现了玛瑙斯,但真正控制玛瑙斯的却是后来居上的葡萄牙军队。经历了因橡胶而兴,又因橡胶而衰后,1967年
巴西政府把玛瑙斯划为自由贸易区,大力发展各种工业,并依托亚马孙热带雨林,发展航运,航空业,使玛瑙斯打开了重回世界的通道
。为由衷感谢那些为玛瑙斯曾经的辉煌做出贡献的人,于是便有了这个开航纪念碑。广场的地面由黑白两色的碎石拼成波浪状的图案,象征玛瑙斯处于黑河白河的交汇处,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纪念碑的四面都有雕塑,每个方向都有一个船头突出来,船头上的印第安图腾、龙头、小提琴琴头、象牙分别代表美洲、亚洲、欧洲、非洲,寓意满载橡胶的轮船正在向四大洲乘风破浪前行。纪念碑凝固的是那个时代玛瑙斯的辉煌,更是那一代玛瑙斯人的梦想。



开航纪念碑上面是自由女神像,底座四个方向各有一只航船,分别代表了美洲、非洲、欧洲和亚洲,代表各洲的航船凸出每个洲的特点,设计精巧,令人震撼。




教堂门口。


走进鱼市场。

这里的鱼都很新鲜。

亚马逊河有2000种淡水鱼类,是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淡水鱼种类总和的两倍,是世界上淡水鱼种类最多的水域,其中很多种鱼只有在亚马逊河能见到。所以在马瑙斯鱼市,会看到各种各样的鱼,有些甚至都叫不出名字。这里的渔民每天夜晚在亚马逊河里捕鱼,清晨四点便陆续把船开到马瑙斯鱼市开始交易。





水果鱼。


孔雀鱼。



食人鱼。



咸鱼制品。






出了鱼市场向前走就是古贸易市场。

玛瑙斯古贸易市场也叫古建筑市场、大市场。它是由巴黎埃菲尔铁塔的设计者埃菲尔设计。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这座集贸市场和埃菲尔铁塔一样,全部是钢铁架构,但是它的设计更加传统实用。这座红顶绿墙的钢铁建筑,线条简洁,造型朴实,栅栏、门窗的铁艺花饰非常精美,细看简直是一个做工精良的艺术品。











古贸易市场靠近内格罗河码头,历史悠久。市场空间宽敞,摊位密布、拥挤,这里有生鲜干货,药用植物,生活用品,自制纪念品等等,各种商品琳琅满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