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打翻的调色盘(十六)马拉喀什巴西亚皇宫、库图比亚清真寺、不眠广场
标签:
上帝打翻的调色盘马拉喀什巴西亚皇宫不眠广场库图比亚清真寺 |
分类: 异国风情 |
接下来前往马拉喀什。翻越阿特拉斯山脉,这里又是一个别样的峡谷。

与欧陆风情较浓郁的卡萨布兰卡相比,马拉喀什总算让人有到了非洲的感觉。熙熙攘攘的街道,身着吉拉巴、卡夫坦的柏柏尔人,高大的椰枣树、低矮的红土房、青石铺就的路径、古朴典雅的街灯、纯种阿拉伯骏马拉着玲珑别致的马车在街头优雅地跺着碎步......走在这座千年历史的古城,就如同踏进了传说的天方夜谭。作为摩洛哥四大皇城之一,马拉喀什有一座堪比北京恭王府的豪华宫殿——巴西亚皇宫,其实这座豪宅的主人当年身份大致为首相,只不过由于权势财富首屈一指,所以其住所装饰奢华程度甚至超过王宫,故被后世称为巴西亚皇宫。

马拉喀什巴西亚皇宫又叫马拉喀什大皇宫,是位于摩洛哥马拉喀什市中心的一座宫殿。建于19世纪末,曾经是摩洛哥阿拉伯王朝的宫殿,现在是该地区最著名的历史建筑和旅游景点之一。

马拉喀什大皇宫以其精美的建筑和华丽的装饰而闻名。巴西亚宫殿采用摩洛哥传统建筑风格,融合了摩尔、阿拉伯和安达卢西亚的设计元素,展示了摩洛哥建筑艺术的精华。它由一系列庭院、花园和宫殿组成,围绕着中央的巨大广场。

宫殿内部的每个房间和走廊都饰以精美的马赛克瓷砖、雕花木材和华丽的天花板。墙壁上还绘有精美的壁画,展现了摩洛哥传统文化和历史故事。大皇宫的设计旨在展示贵族生活的奢华和繁荣,同时也是一种艺术的体现。

宫殿的名字"巴西亚"意为"光明之美",正是因为它的美丽和辉煌而得名。这座宫殿也是马拉喀什的重要旅游景点之一,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参观者可以漫步在花园中,欣赏庭院中的喷泉和花卉,探索各个装饰华丽的房间,感受古老王朝的宫廷氛围。

马拉喀什大皇宫展示了摩洛哥的历史和文化遗产,为游客提供了了解摩洛哥传统建筑和艺术的绝佳机会。它是摩洛哥文化和建筑的杰作,也是一座值得一游的迷人宫殿。

在阿拉伯世界,谁家的树越多身份地位和财富也就最显赫。在园中可见到无数的奇花异草以及挂满无花果、椰枣、香蕉、橘子的果树,由此可见主人当年真可称得上是富可敌国了。

巴西亚皇宫连环递进的方正庭院、温馨的摩尔式花园、隐秘的中庭、精巧的喷泉、装饰精美的厅堂、精雕细琢的穹顶、纷繁复杂的彩绘玻璃、细腻精巧的马赛克贴画、完美的石膏雕饰、华美的房间,所用的建筑材料装饰极尽奢华,可以说是摩洛哥古典建筑的瑰宝。廊道拱门隐藏的众多卧室,则是主人无数美姬们的香闺,迷宫似的房间里挂着彩灯,灯影摇曳,昏暗中带着神秘与暧昧。



今天多次看到的宣礼塔是库图比亚清真寺。

宣礼塔塔高67米,是马拉喀什最高的建筑(曾经是北非最高的宣礼塔),可以俯瞰整个城市的风景。由玫瑰色的石块粘砌而成,顶部四周镶嵌绿色的琉璃砖,富丽堂皇的外表让它成为北非最漂亮的建筑之一。

库图比亚清真寺是北非最美丽的清真寺之一,建于公元11世纪,有垂直于麦加朝圣方向的17道柱廊。在神龛凹室和它两翼的两跨周圈有采光槽,里面的木结构“穆克纳斯”蜂巢状立体雕饰可以位于较低的位置,这种独特而美妙的设置在以后的建筑中再也没有出现过。

库图比亚清真寺位于摩洛哥马拉喀什德吉玛广场西南方,其前身是原建于1147年阿尔莫哈德王朝的清真寺,后因被发现建筑未正对圣地麦加方向而被拆除,又因纪念打败西班牙人而于1195年在原址上重建,所以在今日清真寺的右侧,还可看出旧清真寺的痕迹。

建筑师雅库布·埃勒·曼苏尔主持建造。全寺占地5400平方米,整体星西班牙南部摩尔人的传统风格,端庄而宏伟,拥有一个最大的中央礼拜厅和16个一模一样的平行礼拜堂。
原名“书摊清真寺”,十二至十三世纪期间,寺院前是书摊集市,现已经成为马拉喀什的重要标志。
同其他清真寺相比较,库图比亚清真寺的独到之处在于,当年修建尖塔时,在粘合石块的泥浆中拌入了近万袋名贵香料,使清真寺散发出浓郁的芳香,迄今依然香味扑鼻,因而又有“香塔”之称。

回到不眠广场。


夜幕下仍保持着千年古貌的巨大广场又叫不眠广场或死亡广场,它是非洲最忙、最大的露天市场和柏柏尔人交易市场。1985年,广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广场上耍蛇、玩猴、杂耍、演唱、吹奏、算卦、绘画、卖香料、卖水果、卖水的……这个地方不愧是一个鱼龙混杂、充满尔虞我诈、真诚和欺骗相互混战的冒险家乐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