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尼泊尔(二十三)帕坦杜巴广场

标签:
幸福尼泊尔加德满都帕坦杜巴广场皇宫黑天神庙 |
分类: 异国风情 |
离开库玛丽女神庙,我们前往帕坦杜巴广场。


帕坦与加德满都、巴德岗是加德满都河谷地区的三大古城。帕坦,尼语"商业城"之意,建于公元298年,十一至十八世纪曾为尼瓦人帕坦王国都,也是加德满都河谷古代商业中心。三个古城中各有一个杜巴广场,杜巴广场意为皇宫广场,帕坦的杜巴广场没有加德满都和巴德岗的广场大,但古老的建筑物密集和集中,它是世界公认的建筑“露天博物馆”。

帕坦杜巴广场的格局和加德满都杜巴广场相似。广场呈长方形,东边是皇宫,塔莱珠女神庙、金庙、曼嘉喷水池等,西边则是造型各异的庙宇,其中最为著名的是黑天神庙、黑天寺、哈里桑卡神庙、毗湿奴神庙、毗斯瓦纳特神庙等。其建筑艺术也非常高超、精湛,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被称为“露天的博物馆”。

帕坦的杜巴广场有一条南北通路,以此为界分东西两部分,西边是各式神庙,东边当年是皇宫。



国王柱。约克纳伦德拉(King Yognarendram Malla's Statue)国王盘坐在一根高柱上,眼镜蛇从其后罩住国王的头顶,还有一只石刻的小鸟站在上面。传说只要有这只鸟在,国王就能重回他的宫殿。



皇宫

进入皇宫,大家都走散了,没有导游讲解,自己乱转,好在走到后面,花园、水池,还有两个非常美的院子都看到了。


宫殿广场的整个东部都是帕坦的皇宫。皇宫的一部分是在14世纪建成的,但主体建筑是在17-18世纪完成的。

帕坦的皇宫是最古老的,年代比加德满都和巴德岗的皇宫更久远。尽管在1768年和1934年受到战火的洗礼和大地震的破坏,它仍然是整个谷地的建筑群中的佼佼者。

纽瓦丽风情的红砖墙,配以黑色与古铜色的门窗,而那些门窗四周是密密匝匝、唯美妙曼的雕花;还有许多的人物雕刻,想必这里一定有着神秘的宗教故事。这里的雕刻繁复润泽,刀工流畅细腻,线条纤巧柔美,不用注解,精美的木雕便是最好的表达。

200多年的风霜,竟没有让这些雕花破损,只是时光的年轮让那些雕刻变得圆润。




穿过一片绿地,来到一个水池,这里是否也是皇帝沐浴的地方?请告诉我。




出了皇宫,门前的广场上有人在跳舞,欢度节日。

Vishwanath神庙,即湿婆神庙。这座两重屋顶的神庙建于1627年,装饰精巧,两尊巨大的石象守卫在前门两侧。神庙的支柱极为华丽。湿婆神的坐骑公牛位于神庙的另一侧,神庙内有一根巨大的林迦,这座神庙在最近几年刚刚经过修缮。

黑天神庙,又名克里希纳庙,是位於帕坦杜巴广场西北部路口、皇宫南门处的一座印度教神庙。相传帕坦国王希迪•纳拉•辛哈•马拉梦见里希纳黑天神,遂于公元1636年在梦中所见之处修建黑天神庙。因係王室所建,所以规模要比普通神庙大些,上半部建筑属印度锡卡拉式风格,下半部建筑则属尼泊尔式风格。整座庙宇坐落在3层方形基石上,共4层,呈尖塔式,有21个镏金塔顶。除塔顶外,庙宇完全用石头建造,无片木寸钉,宛如一件精雕细琢的石雕工艺品,被誉为"尼泊尔建筑艺术的奇迹"。朝东一面的基座上有2对石狮。庙宇的每层都由8根雕花石柱支撑,第二、三层均由8座小塔亭组成,第四座有4层塔亭。

黑天神庙前正对着迦卢荼的石柱,半人半鸟的毗湿奴坐骑迦卢荼,高高立于莲花柱头,单膝点地,双手合十于胸前。

嘉格纳那扬神庙(Jagannarayan Temple),建于1565年,它是广场上最古老的建筑,在其檐柱上刻有清晰的色情画面。



黑天神庙前欢快的民众。




Bhimsen庙对面就是下沉的曼嘎水渠,它是众多为帕坦,甚至还有巴克塔普尔提供用水的水渠之一。这条水渠有一座十字形的水池和三只雕刻传神的makara(神话中的鳄鱼)头形的排水管。水渠的旁边是ManiMandap,这是两座一模一样的看台,建于1700年,曾经是国王举行加冕礼的地方。

Bhimsen(比姆森神)庙位于杜巴广场的北端,供奉的是贸易和商业之神,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这座神庙被管理得很好,而且看上去特别兴旺。这座神庙共有三层,关于它的历史众说纷纭。虽然我们不能确定它一开始的修建时间,但根据一行铭文记载,它曾经历了一场大火,并在1682年被重新修建。1934年大地震后和1967年它又相继两次被重建。在神庙前面的一根柱子上立着一尊狮子雕塑,整座建筑是砖砌而成的,表面贴着人造大理石,一层的正面非常气派。2015年4月尼泊尔大地震时,完全损毁。现在的比姆森神庙是倒塌后重新修建的。
前一篇:幸福尼泊尔(二十二)库玛丽女神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