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欧小巴尔干行(二十五)斯图代尼察修道院

标签:
东欧小巴尔干行塞尔维亚斯图代尼察修道院 |
分类: 户外休闲 |
为了保证明天的小火车项目,把明天的斯图代尼察修道院提前到今天下午,发现斯图代尼察修道院好远,且道路不好走,幸亏改到今天。

斯图代尼察修道院(英文:Studenica Monastery )创建于12世纪晚期,是由中世纪塞尔维亚共和国的创建者——斯特凡·纳曼亚大公在退位之后不久创建的,这个修道院是塞尔维亚地区最大、最富有的传统修道院。斯图代尼察修道院是塞尔维亚东正教最重要的也是最具代表性和最具价值的修道院之一,塞尔维亚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斯图德尼察修道院位于塞尔维亚南部,距离兰科维切沃市西南约27公里处,地处一座小山上,站在修道院上,正好可以俯瞰斯图德尼察河流由此地穿流而过。修道院中的两座主要纪念碑、圣母大教堂及国王大教堂均采用白色大理石建造而成,同时这些建筑物中还收藏了13世纪和14世纪时期的拜占庭艺术绘画,这些绘画都是无价之宝。修道院以其13世纪至14世纪期间的拜占庭艺术和湿壁画群而闻名。修道院的主教堂是圣母大教堂及其后来增建的拉多斯拉夫国王的教堂前厅部分。其它的教堂包括:一向以“国王教堂”著称的圣乔基姆和圣安妮教堂,圣尼古拉斯,圣约翰,圣乔治和圣德梅特尔等教堂遗迹。中世纪的餐厅中安放着11张大理石制成的圆桌。城墙的外面林立着一些于13世纪至16世纪期间修建的较小的教堂。斯图德尼察修道院创建于12世纪晚期,由中世纪塞尔维亚共和国的创建者斯特凡-纳曼亚大公在退位之后不久创建。而教堂的建造者斯特凡·尼曼雅一世结束了自己传奇的一生后,也埋葬在了这里。

修道院融汇贯通了西方罗马式和东方拜占庭传统两种风格的精髓,初具“莫拉瓦风格”的一些元素。1986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依据标准(i)(ii)(iv)(vi),斯图德尼察修道院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修道院最初建造的是大教堂,后来加修了圣母教堂,以后又在大教堂南面修建了一些小教堂,即圣尼古拉教堂、圣胡安教堂、圣安娜教堂、圣华金教堂,以及1314年竣工的著名的国王教堂。除此之外,沿着修道院的圆形围墙建造了修道士餐厅和居室,在修道院中心地区设立了几座礼拜堂,而在修道院外的山上则修了还愿祠、祈祷室和归隐堂。

巧遇修士一家子。


12世纪初,拜占庭帝国(东正教)与罗马帝国(天主教)为争夺塞尔维亚进行了激烈的斗争,斯特凡·纳曼亚在东正教会的支持下赢得了国家的独立,成为塞尔维亚王国的奠基人——塞尔维亚大公(后来成为一个僧侣)斯特凡·纳曼亚在其退位前于1183年修建了斯图德尼察修道院,这些由石头和大理石建造而成的建筑群的周围是几座城堡围起来的城墙。1196年,大公把王位传给儿子斯特凡·杜尚,自己则进了修道院。后来斯特凡·纳曼亚的儿子对这个修道院进行了扩建,使其在原来直径115米的圆形场地基础上不断扩大,使修道院成为塞尔维亚王国宗教活动的重要基地,也成了奈马尼亚王族的陵墓所在地。后来斯特凡·纳曼亚的儿子对这个修道院进行了扩建,使其成为纳曼亚王朝的墓地。在修道院的围墙内,除了原有的教堂外,又修建了一些内部教堂。斯特凡·纳曼亚的儿子还请来了希腊最好的艺术家,将圣母教堂全部用精美绚丽的壁画装饰起来,国王教堂的内部也全部都是用壁画装饰着。除此,几乎所有的殿堂内都装饰着漂亮的大理石雕刻和精致的壁画,而其中最著名的是取自1314年完成的著名的圣安娜和圣约阿西姆壁画以及"国王教堂"中的《圣母玛丽亚的分娩》壁画。圣母玛丽亚教堂的壁画(1208-1209年)显示了描绘人物表情和空间的新方法,是西方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13世纪末期,意大利画家契马布埃、杜乔和乔托的作品就是起源于这种绘画的新意识。几个世纪以来,斯图德尼察修道院一直作为塞尔维亚最重要的历史文物保护中心。




奈马尼亚王朝的君主对壁画艺术极为重视,他们从希腊请来画师为教堂作画,画师们的风格属于拜占庭科穆宁时期的风格。人们可以看到描绘耶稣的生活和圣徒捧着十字架圣像列队行进以及描绘其他历史人物生活的宏伟构图。斯图德尼察修道院可以说是这种风格画的博物馆,绘画基本存于圣母教堂的中殿、南礼拜堂、圣尼古拉小教堂以及修道院中央的礼拜堂里。其中一组完成于1314年的描画圣母生平的大型壁画被公认是拜占庭艺术的杰作。在国王教堂里珍藏着拜占庭著名画家米歇尔和尤迪蒂乔斯的优秀作品。

圣母教堂的罗马式装饰代表了塞尔维亚中世纪艺术中最丰富的程序和风格创作之一,教堂内的壁画被认为是中世纪最精美的肖像和拜占庭艺术的主要作品,绘制于1208年的耶稣受难图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这也是塞尔维亚中世纪艺术作品之中最重要的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