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东欧小巴尔干行克罗地亚戴克里先宫斯普利特老城 |
分类: 异国风情 |
斯普利特(Split),是克罗地亚历史名城、克罗地亚第二大城市、斯普利特-达尔马提亚县的首府。

从停车场走到老城,一路沿着亚得里亚海斯普利特港,停靠着各式各样的游轮,吸引大家一路拍拍拍。

斯普利特历史遗迹及戴克里先宫面向地中海和意大利半岛,位于克罗地亚的斯普利特市靠近达尔马提亚海岸线(Dalmatian Coast)的一个海湾中,是由古罗马皇帝戴克里先(Diocletian)在公元四世纪初建立的。历史上起着管理、宗教职能。它距离当时罗马帝国达尔马提亚省(province of Dalmatia)省会城市萨隆纳(Salona)仅4公里。






斯普利特城市建筑是以罗马皇帝戴克里先宫为核心发展起来的。斯普利特古建筑群及戴克里先宫殿建造于公元3世纪末到4世纪初,它的废墟在城中随处可见。远处就能看到的塔楼是圣多努米斯教堂的钟楼,它是中世纪时期在古代的陵墓上建造的。

戴克里先宫是位于克罗地亚斯普利特市中心的一座古罗马宫殿,被认为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罗马帝国宫殿之一。这座宫殿是由罗马帝国第三世纪末期的皇帝戴克里先于公元3世纪末开始建造的,目的是作为他的退休宫殿。

戴克里先宫的宫殿结构是一个庞大而精心设计的建筑群,包括宫殿区域、军事区域和居民区域。宫殿区域是戴克里先宫的核心,是皇帝戴克里先及其宫廷的居住和行政中心。宫殿内部有庭院、宴会厅、行政办公室和私人住所等。皇帝宫殿是戴克里先宫最宏伟的部分,展现了古罗马建筑的壮丽和奢华。


1979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依据标准,斯普利特古建筑群及戴克里先宫因其有公元3世纪末至公元15世纪众多的古建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斯普利特的戴克里先宫是全世界唯一一座不在意大利境内,但保存完整、规模庞大的罗马帝国宫廷遗址群,占地约3万平方米,主要建筑是皇帝宫殿,它是一座四方形的建筑,由四个塔楼和四个门组成,宫墙高达17~21米,宽2米,南临亚得里亚海,东、西、北三面筑有高墙,大门亦取堡楼形式,北、东、南、西的大门分别称为金门、银门、铜门、铁门,临海一面修有长列古典式拱廊。



离开塔楼来到宫殿区的中心佩列斯特广场。戴克里先宫的主要建筑是皇帝宫殿,它是整个宫殿区域的核心和最重要的部分,位于宫殿区域的中心位置,是皇帝戴克里先及其宫廷的居住和行政中心。宫殿内部设有皇帝的住所、会议厅、宴会厅、庙宇、浴场和其他官方和私人用途的建筑。宫殿的墙壁和柱子上装饰着精美的雕塑、壁画和浮雕,展示了当时的艺术和文化风貌。随着时间的推移,戴克里先宫逐渐演变为一个城市,成为斯普利特市的历史中心。宫殿内的建筑物经过修复和改建后,成为商店、餐馆、住宅和其他商业和居住用途的场所。

戴克里先宫于1979年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吸引了大量游客和历史爱好者前来参观。它是克罗地亚最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也是斯普利特市最著名的地标之一。

这些古罗马时期的科林斯柱保存完好,大理石材是从附近的布拉奇岛和意大利运来的。

这座保存完好的斯芬克斯让在这座二千年前的古罗马遗址感受到三千五百年前的古埃及法老。据说教皇保罗二世驾临戴克里先宫时也大为惊叹。



戴克里先宫的宫殿结构体现了古罗马建筑的巧妙设计和功能分区。它不仅是皇帝的住所和行政中心,还具有军事防御和居民居住的功能,构成了一个完整而综合的建筑群。这个宏大的建筑遗迹吸引着许多人来探索其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宫殿的中心部分,正殿座南向北,中间是大拱门,4根巨大的科林斯柱撑起顶部的三角楣,门楣雕刻精细。 石柱间各有一个方形侧门,上面有壁龛。大拱门前的拦杆是退休皇帝接收子民欢呼的地方。

戴克里先(245年—312年),原名为狄奥克莱斯,罗马帝国皇帝,于284年11月20日至305年5月1日在位。其结束了罗马帝国的第三世纪危机(235年—284年),建立了四帝共治制,使其成为罗马帝国后期的主要政体。戴克里先在帝国经历数十年大动乱后重整朝政,加强专制统治,其改革使罗马帝国对各境内地区的统治得以存续,最起码在东部地区持续了数个世纪。由于戴克里先的故乡在戴克利亚的赛隆,因而决定在他的家乡附近修建一座供他退休后使用的行宫,他选择了萨洛纳城附近的港口作为修建行宫的地点,从公元293年开始,行宫以罗马军事要塞的标准来建造。在305年,戴克里先五十五岁时,在经过长期的病困后,戴克里先选择退休,就住进了他在古希腊殖民地建立的戴克里先宫殿里。

305年宫殿完工,这时戴克里先主动从罗马帝位上退下,成为罗马史上第一位自动隐退的皇帝,几年后,一群罗马参议员来到戴克里先宫要求前任皇帝重登帝位并帮助罗马帝国克服众多的政治危机,戴克里先拒绝了参议员们的请求,带他们参观了行宫,表示自己不会离开自己双手设计创造的美丽花园,这个态势表明了他在统治罗马帝国21年后已经毅然决然不再回到政治旋涡的中央。

现存建筑中最吸引大家的是圣多努米斯教堂,它是位于克罗地亚城市斯普利特的一座罗马天主教的教堂,也是天主教斯普利特-马卡尔斯卡总教区的主教座堂。教堂外观为哥特式建筑。教堂的结构本身修建于西元前305年,是世界上所有基督教主教座堂中第二古老的。遗憾我们没有入内参观。

这里曾是戴克里先大帝的陵墓,采用埃及八角形陵墓的外形,24根立柱构成柱廊环绕一周。陵墓内部结构为圆形拱顶,皇帝石棺放在中间。公元312年戴克里先去世后便葬在这里。到了五世纪灵柩被移走,下落不明。后陵墓变成基督教堂,中世纪又加建了钟楼,形成了独特的建筑。


皇帝宫殿内部有一个宽敞的庭院,被周围的建筑环绕。庭院是宫廷活动和仪式的中心场所,具有开放和宏伟的氛围。庭院的中央通常会有花园、喷泉或雕塑等装饰,增添了美感和宜人的氛围。


宫殿的北侧是军事区域,设计用于保护皇帝和宫殿免受外敌的侵害。这个区域包括兵营、防御墙和其他军事建筑。兵营提供了宫廷卫队的驻扎地,确保皇帝的安全。防御墙环绕整个宫殿区域,加强了防御能力,同时也为城市提供了保护。宫殿的南侧是居民区域,最初是为宫廷的仆人和其他侍从人员提供住所。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区域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繁忙的市区,现在是斯普利特市中心的一部分。居民区域保存了一些古罗马时期的建筑和街道布局,展示了宫殿周围的日常生活和商业活动。

向北穿过小巷来到北门,这里是戴克里先宫保存最完好的城门。

在戴克里先宫的北门外有格雷戈留斯雕像。

格雷戈留斯是10世纪斯拉夫的宗教领袖,他敢于向罗马教皇挑战,还因大力推广克罗地亚语而闻名,为国家的独立奠定了语言和文字基础,是克罗地亚人心中的英雄。据说抚摸雕像的左脚趾会带来好运,所以左脚趾已经被摸的锃亮。

10世纪时,由伊万.梅什特罗维奇(Ivan Mestrovic)创作的斯拉夫宗教领袖格雷戈留斯(Gregorius of Nin)雕像,最初安放在戴克里先宫廊柱附近,二战期间,被意大利占领军搬到城外。



西门及钟楼。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