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驾浙江行(九)台州博物馆

标签:
浙江自驾行台州博物馆历史文化民俗陈列 |
分类: 户外休闲 |
回到酒店退房后到台州博物馆参观。今天是周六,人很多,车子不好停。

科技馆前学轮滑的孩子们。

台州博物馆,是2016年正式开馆迎客的台州市最现代化的博物馆。博物馆坐落于浙江省台州市台州经济开发区爱华路168号。
馆内建筑面积近12500平方米,总展位面积约4600平方米。工程总投资5000多万元。场馆分为四层,一层为临时展厅,二层为“山魂海魄”台州历史文化陈列馆,三层为“大地情怀”台州民俗陈列馆,四层为 《等闲识得宋人面——宋代器物风情展》特展。共有藏品2500多件,包括青铜器、陶瓷器、画像、石刻、木雕等。
2009年12月,台州博物馆开工建设。2016年7月12日,台州博物馆正式开馆。

我们先来到二楼,山魂海魄展厅。

二楼的“山魂海魄——台州历史文化陈列”展厅,共分为“灵江之畔”“章安古港”“天台之州”“赤城潮涌”四个篇章,以藏品结合场景再现、多媒体手段,为来访者讲述发生在这片土地上逾万年的故事。

这里以十万年前的灵江人化石、台州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石器、青铜器、陶器等藏品为主,结合场景再现以及多媒体手段,诉说着台州九千年历史文化故事。

“灵江之畔”讲述史前先秦时期文明,玉环三合潭遗址、路桥小人尖土墩墓以及临海上冯村青铜器窖藏遗址等文物,大体描绘了当地文明从新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的演进过程。

“章安古港”所代表的是秦汉六朝时期的台州,这段历史让台州从瓯越自治部落联盟转变成为帝国郡县,值得一提的是,这一篇章有巨幅“卫温远航台湾”画像。




三楼的“大地情怀——台州民俗陈列”展厅,采用明代台州人王士性的文化地理学理论解读台州民俗生活,以“山谷之民”“泽国之民”“海滨之民”三个篇章,讲述了台州人从古到今的发展演变。丘陵山地的山民、水网平原的农民和海湾岛屿的渔夫,由于环境的差异,具有不同的性格与风习。天台、仙居山区,温黄、杜桃平原,三门湾、台州湾和乐清湾的滨海地区,不同的民情风俗编织出台州大地的丰富多姿。

。

这一展厅采用了大量的实物陈列与场景还原,有劳动人民的农具陈列、渔民的渔具陈列、艺人们的乐器陈列、武人们的兵器陈列、商人们的契约陈列等,也有仙居无骨花灯、临海词调、玉环坎门花龙等非遗项目,还能看到造船、晒盐等传统工艺,可谓是包罗万象,能让来访者多维度地了解台州。


四楼展厅,宋代器物风情展。

今天已经过了展期,但是没撤展,我们成了最后的幸运者之一。


第一章:鸟雀呼晓起盥栉
宋代是中国古代经济文化高度发展的时代,社会文明的巨大进步推动了生活用品的多元与创新。蜡烛的普及、引水入户的便利无不体现着当时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而在衣着装扮方面,宋人一改唐时的奢华繁复,有其独到的品位。

第二章:街坊里巷尽繁华
中国多数朝代都是“重农轻商”,对于商人有着较为严格的限制与法律规定,而宋代是中国商人的黄金时代,立国之初就颁布了一系列“恤商”法令,宽待商人,鼓励商业;而商业的兴盛推动了城镇的繁荣,人口的流动,进而也带动了饮食、服务等各方面的进步。本章节以上街后的所见所闻为背景,从馔饮、坊市、钱币和物价四个方面展示了宋人的日常生活。

第三章:祈佑福应兴善院
宋时,每逢重大佛教节日,各大禅院都会设斋会,赠发香药糖水等。而宋朝君主实行休养生息,使经济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佛教文化在这样的大环境中得到兴盛与传扬。宋朝黄岩境内有寺院91所,居台州次席。北宋时赐额50所,名列台州第一。


第四章:共将行乐趁华年
宋人的闲暇生活总是充满雅致与情趣,不论是运动还是雅玩,都透露着他们对于生活品质与趣味的追求,而且这些游乐活动不止限于王公贵族,即便是普通百姓也能参与其中。宋人将雅致融入了日常生活,无论男女老幼皆能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欢乐与风雅。

科技馆前学轮滑的孩子们。

台州博物馆,是2016年正式开馆迎客的台州市最现代化的博物馆。博物馆坐落于浙江省台州市台州经济开发区爱华路168号。

我们先来到二楼,山魂海魄展厅。

二楼的“山魂海魄——台州历史文化陈列”展厅,共分为“灵江之畔”“章安古港”“天台之州”“赤城潮涌”四个篇章,以藏品结合场景再现、多媒体手段,为来访者讲述发生在这片土地上逾万年的故事。

这里以十万年前的灵江人化石、台州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石器、青铜器、陶器等藏品为主,结合场景再现以及多媒体手段,诉说着台州九千年历史文化故事。

“灵江之畔”讲述史前先秦时期文明,玉环三合潭遗址、路桥小人尖土墩墓以及临海上冯村青铜器窖藏遗址等文物,大体描绘了当地文明从新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的演进过程。

“章安古港”所代表的是秦汉六朝时期的台州,这段历史让台州从瓯越自治部落联盟转变成为帝国郡县,值得一提的是,这一篇章有巨幅“卫温远航台湾”画像。




三楼的“大地情怀——台州民俗陈列”展厅,采用明代台州人王士性的文化地理学理论解读台州民俗生活,以“山谷之民”“泽国之民”“海滨之民”三个篇章,讲述了台州人从古到今的发展演变。丘陵山地的山民、水网平原的农民和海湾岛屿的渔夫,由于环境的差异,具有不同的性格与风习。天台、仙居山区,温黄、杜桃平原,三门湾、台州湾和乐清湾的滨海地区,不同的民情风俗编织出台州大地的丰富多姿。

。

这一展厅采用了大量的实物陈列与场景还原,有劳动人民的农具陈列、渔民的渔具陈列、艺人们的乐器陈列、武人们的兵器陈列、商人们的契约陈列等,也有仙居无骨花灯、临海词调、玉环坎门花龙等非遗项目,还能看到造船、晒盐等传统工艺,可谓是包罗万象,能让来访者多维度地了解台州。


四楼展厅,宋代器物风情展。

今天已经过了展期,但是没撤展,我们成了最后的幸运者之一。


第一章:鸟雀呼晓起盥栉

第二章:街坊里巷尽繁华



前一篇:自驾浙江行(八)台州海门老街
后一篇:自驾浙江行(十)路桥十里长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