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阿里大环达则措恰规措色林措巴木措 |
分类: 户外休闲 |
清晨在客栈里看当惹雍错日出。

当穹措边上的寺庙。

好神奇的当穹措,在早晨的阳光下湖水呈现出深蓝色。

又见野驴。师傅提醒说过了今天是看野生动物的最后机会,后面就看不到大型野生动物了。




达则措

达则措边的藏羚羊,距离近,领队不让下车。


这几只藏羚羊好像是雄雌同群。


达则措,又名达克次湖、达格济措,藏语意为虎顶湖,位于西藏那曲地区尼玛县的一个断陷盆地内,羌塘高原北部。达则措是西藏自治区黑阿公路以北较大的深咸水湖。曾称达格济措。位于藏北高原南部,北纬31°55′,东经87°30′,在那曲地区申扎县境内。海拔4461米。呈北东—南西向,最长22公里,最宽16公里,平均宽11公里。面积252平方公里,最大水深31.7米,周长66公里, pH值9.85,矿化度高达33.749克/升,属重硫酸盐型咸水湖。

达则措系发育在班戈-东巧-怒江大断裂带中的构造断陷湖。全流域呈东西方向延伸达200公里,流域面积1.113万平方公里。东西两侧开阔,湖滨平原发育,南北两岸较窄,古湖岸线明显,最高一级高出湖面约50~60米。波仓藏布发源于巴林岗日雪山,长257公里,从西向东流,注入达则措。湖岸上分布着多条非常明显的同心古岸堤,最高的一条高于现湖面90米,显示出达则措在冰河时期无论面积、水深均远甚于当前。达则措地处干旱、寒冷的北羌塘,年均气温0~2.0度,年降水量仅200毫米,湖水补给主要依赖波仓藏布(又名莫昌藏布)、那若曲。









小羊过马路,好可爱!

右边的措鄂湖。

左边的色林措。

措鄂湖,湛蓝色的湖水非常美!

错鄂湖是色林措的卫星湖,紧挨着色林措。湖面海拔高度4562米,湖水面积约244平方公里,湖水按矿化度分类为微咸的淡水湖,湖内水生植物在各鸟岛周围生长茂盛,鱼类资源丰富。其中位于湖东面的桑勒日热鸟岛常年生活在此的各种鸟类多大上万只,是鸟儿们的天堂!
色林措,曾名奇林湖
、色林东措,是西藏第一大湖泊及中国第二大咸水湖,是青藏高原形成过程中产生一个构造湖,为大型深水湖。很多去过西藏旅游人都以为纳木措是西藏最大的湖,而且纳木措也是西藏旅游区的最多的地方。西藏的湖水来源很大部分来自高山融雪,所以湖面积会不断的增长,原本纳木措是西藏的第一大湖,但是色林措的湖面面积增长速度比纳木措快,所以现在西藏的第一大湖是位于阿里大北线上的色林措。

爬到左边的小山坡上看色林措。色林措的海拔很高,湖面海拔4530米,湖泊东西长72公里,平均宽22.8公里,其中东部最宽达40公里,湖水面积2391平方公里。

色林措在高原高寒草原生态系统中是珍稀濒危生物物种最多的地区,是世界上最大的黑颈鹤自然保护区,另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雪豹、藏羚、盘羊、藏野驴、藏雪鸡等。色林错裸鲤(Gymnocypris selincuoensis)是藏北色林错湖泊中惟一的一种鱼类。色林错黑颈鹤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93年,2003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我们到达的是317国道边上的区域,看不到野生动物。

色林措好大呀!

站在小山坡上拍,左边是色林措,右边是措鄂湖。(黄衣小伙儿在放无人机)

站在小山坡上拍右边的措鄂湖。措鄂湖也不小,前面有延伸的湖面,看到吗?

在西藏很多湖泊都是圣湖,每年都有很多人去转湖朝拜,但是色林措却不是圣湖,反而是一个魔鬼湖。色林措的藏文名意为“威光映复的魔鬼湖”,西藏有两个鬼湖,一个是阿里的拉措错,另一个就是色林措了。

色林措被称为“魔鬼胡”并不是因为色林措景色不美,很吓人,而是这里有着关于藏族大魔头色林的传说。传说大魔头色林以前是居住在拉萨西面堆龙德庆的,是个十恶不赦的恶魔,每天贪婪地吞噬着千万生灵,任何禽兽,甚至人都都逃不过他的魔掌,对于他的为虎作伥肆意妄为没人能够降得住。直到莲花生大师的出现,终于制服了色林,在莲花生大师的追逐下,色林逃到了岗尼羌塘南面的一面浩瀚浑浊的大湖里,莲花生大师就命令色林永远不得离开此湖,在湖中虔诚忏悔,不许残害水族,并把这个大湖名为“色林堆措”,意为“色林魔鬼湖”。所以后来色林措就被人们称为“魔鬼湖”了。

色林措被称为魔鬼湖的原因可能还有一个就是它的湖边人烟罕至,野兽丛生,即便是旅游也很少有人到这里,色林措在阿里大北线上,不是西藏旅游的常规路线,是执着的旅游爱好者才喜欢走的线路,所以到过色林措的人不是很多。

色林措很大,没法拍全,这就是站在高处拍的效果。

下小坡回到入口处拍的色林措湾。


前方的措鄂湖。

突然看见一只藏狐狸。

藏狐(学名:Vulpes ferrilata)大小接近赤狐或略小,但耳短小,耳长不及后足长之半,耳背之毛色与头部及体背部近似。尾形粗短,长度不及体长之半。冬毛毛被厚而茸密,毛短而略卷曲。背中央毛色棕黄,体侧毛色银灰。尾末端近乎白色。头骨之吻部十分狭长,吻部中央部位之侧缘稍向内凹入,第二前臼齿处之吻宽约为腭长之1/4。犬齿甚长,上犬齿之高约等于第四前臼齿加第一臼齿长度之总和。分布于高原地带。喜独居。通常在旱獭的的洞穴居住。以野鼠、野兔、鸟类和水果为食。

嘴里叼的可能是野鼠。





快到纳木错北门景区时,又一个措让我们停下,巴木措。

巴木措又为布喀池,意思是勇士湖,亦称巴木错。位于班戈县城以东,依偎在纳木错不远处的姐妹湖。海拔4555米,面积180平方公里,湖区年均降水量300~400毫米左右,年均气温0~2。湖水主要靠地表径流补给,咸水湖,湖畔是天然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