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阿里大环班公湖黑颈鹤 |
分类: 户外休闲 |
班公湖,心心念念想了很久,今天终于来到这里。这是我们本次行程中最西北的景点,明天我们将从狮泉河向东,踏上返回拉萨的线路。

班公湖(班公措)又称措木昂拉仁波,藏语意为“长脖子天鹅”,位于阿里地区日土县城西北约12公里处,呈东西走向,平均海拔4400米,湖面面积639739.1亩,属东淡西咸,分布在日土境多玛乡乌江村境内,距离日土县城15公里左右,距离阿里地区行署所在地狮泉河镇135公里,属自然湖泊生态风光旅游景区。全湖面积为604平方公里,其中中国境内为413平方公里,约占68.5%;印控克什米尔地区为191平方公里,约占31.5%;东西长约150公里,南北平均宽约4公里,最窄处仅5米,平均水深5米,最大水深41米,南北平均宽度仅为4公里,是一条典型的河道型湖泊。

班公湖狭长的湖体造就了独特的景观效果。汇入班公湖的两条最大支流麻嘎藏布和多玛曲都位于湖体的东段,淡水来源充分,补给量大于蒸发量,湖水的含盐量维持在0.75克/升以内,使湖体东段为淡水湖;而中段和西段淡水补给量锐减,加以中段湖体最窄处只有100-150米宽,湖水在东西方向上的交替不畅,东部淡水很难持续向西补充,使西部湖水蒸发量大于补给量,湖水的含盐量从中部向西部增加至近20克/升,变成咸水湖。

湖中有十多个大小不等的岛屿,岛上约有各种鸟类20多种,数量最多时可达数万只,主要的鸟类有斑头雁、棕头鸥、鱼鸥、凤头鸭、赤麻鸭等,其中属斑头雁和棕头鸥数量最多。

鸟岛:班公湖上的鸟岛是鸟类的天堂,每年的5-8月份,成千上万的鸟来到鸟岛上繁衍后代。远远望去,俨然是一幅山水鸟语图,是人与自然最和谐的体现。主要包括:黑颈鹤(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赤麻鸭、棕头鸥、鱼鸥、斑头雁、绿头鸭、针尾鸭、红头潜鸭、白眼潜鸭等珍贵鸟类。现在是5月份,班公湖的鸟岛都是鸟蛋,在孵化小鸟,不能上,只能乘船在岛外围绕圈观鸟,我没去,而在班公湖游船码头开启打鸟模式。

这里的红嘴鸥不像云南昆明的,食物拿在手上它不来吃,必须抛向空中。

黑颈鹤是大型飞行涉禽,体长110-120厘米,体重4-6千克。颈、脚甚长,通体羽毛灰白色,头部、前颈及飞羽黑色,眼先和头顶前方裸露的皮肤呈暗红色,尾羽褐黑色。头顶,三级飞羽的羽片分散,当翅闭合时超过初级飞羽。虹膜黄褐色,嘴肉红色,尖端沾黄,腿和脚灰褐色。头顶的裸露的红色皮肤,阳光下看去非常鲜艳,到求偶期间更会膨胀起来,显得特别鲜红。除眼后和眼下方具一小白色或灰白色斑外,头的其余部分和颈的上部约2/3为黑色,故称黑颈鹤。

栖息于海拔2500-5000米的高原的沼泽地、湖泊及河滩地带,除繁殖期常成对、单只或家族群活动外,其他季节多成群活动,特别是冬季在越冬地,常集成数十只的大群。主要以植物叶、根茎、荆三棱、块茎、水藻、玉米、砂粒为食。繁殖于拉达克,中国西藏、青海、甘肃和四川北部一带,越冬于印度东北部,中国西藏南部、贵州、云南等地。是世界上唯一生长、繁殖在高原的鹤。


斑头雁(学名:Anser indicus)是中型雁类,体长62-85厘米,体重2-3千克。通体大都灰褐色,头和颈侧白色,头顶有二道黑色带斑,在白色头上极为醒目,繁殖在高原湖泊,尤喜咸水湖,也选择淡水湖和开阔而多沼泽地带。越冬在低地湖泊、河流和沼泽地。 性喜集群,繁殖期、越冬期和迁徙季节,均成群活动。主要以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的叶、茎、青草和豆科植物种子等植物性食物为食,也吃贝类、软体动物和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分布于中亚、克什米尔及蒙古国,越冬在印度、巴基斯坦、缅甸和中国云南等地。

斑头雁最高能飞至8000米以上,是飞的最高的鸟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