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青大环线(十七)敦煌莫高窟

标签:
甘青大环敦煌莫高窟 |
分类: 户外休闲 |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莫高窟与其他石窟不同的是一律不能拍照。不管是莫高窟石窟内,还是博物馆的模拟石窟,以及影像资料都不能拍照。

莫高窟始建于十六国时期,据唐《李克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一书的记载,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僧人乐尊路经此山,忽见金光闪耀,如现万佛,于是便在岩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此后法良禅师等又继续在此建洞修禅,称为“漠高窟”,意为“沙漠的高处”。后世因“漠”与“莫”通用,便改称为“莫高窟”。另有一说为:佛家有言,修建佛洞功德无量,莫者,不可能、没有也,莫高窟的意思,就是说没有比修建佛窟更高的修为了。

莫高窟开凿于敦煌城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的崖壁上,前临宕泉,东向祁连山支脉三危山。南北全长1680米,现存历代营建的洞窟共735个,分布于高15-30多米高的断崖上,上下分布1—4层不等。分为南、北两区,其中南区是礼佛活动的场所,各个朝代壁画和彩塑的洞窟492个,彩塑2400多身,壁画4.5万多平方米,唐宋时代木构窟檐五座,还有民国初重修的作为莫高窟标志的九层楼。莲花柱石和舍利塔20余座,铺地花砖2万多块。北区的243个洞窟(另有5个洞窟已编入北区492个号中),是僧侣修行、居住、瘗埋的场所,内有修行和生活设施土炕、灶坑、烟道、壁龛、灯台等,但多无彩塑和壁画。





能拍的只有外面的山、水、栏杆等。





我们参观了029、332、17、420、426、428、71及96共8个洞窟。导游说每个导游带领的团队走的都不一样地线路,每条线路都有特点或最精华的洞窟,我们今天的17号洞窟是导游第一次带客人到洞窟讲解,以往客人都很多,没办法近距离讲解,今年受疫情影响,一是限制人流,二是游客确实是少了很多。
导游解说:029(复斗顶)、332(1300年前的雕塑,过去佛,现在佛和未来佛九尊佛像,人字屋顶)、17(藏经洞,很小,1900年发现,文物被流散世界,千年的历史)、420(隋代建造,三世佛像,颜色保存很完美,红色绿色蓝色黑色和金色(红蓝黑绿),飞天佛像),426(隋代,三世佛九尊,门口木门头,佛像裙装图案像中东西方,屋檐有飞天图案),428(北周,有裸体男性飞天图,肉色色彩,王子舍身蚀虎故事,有1200多人共同),71(被熏黑了,后唐时代,衣带很细致,五尊男性菩萨,眼睛对着中间),96(唐代,未来佛,以武则天为原型,这对肥脚丫是原始的,其他都为后期修缮过,35米高,下部裙边有龙的图案清代修复。)
96号洞窟是所有A票和B票都进入的洞窟。



前一篇:甘青大环线(十六)沙漠露营
后一篇:甘青大环线(十八)鸣沙山月牙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