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印度行(二十一)泰姬陵

(2020-01-20 13:35:49)
标签:

印度

阿格拉

泰姬陵

爱情故事

分类: 异国风情
泰姬陵华丽壮观、玲珑精致,是世界文化遗产,世界新七大奇迹,是爱情的丰碑,也是建筑史上的神话。BBC评为人生50个必去的地方。因为泰姬陵的美,每年都可以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前往参观。
印度行(二十一)泰姬陵

泰姬陵全称为“蒙泰姬·玛哈拉”,是一座白色大理石建成的巨大陵墓清真寺,是莫卧儿皇帝沙贾汗为纪念他心爱的妃子于1631年至1653年在阿格拉而建的。位于今印度距新德里200多公里外的北方邦的阿格拉(Agra)城内,亚穆纳河右侧。由殿堂、钟楼、尖塔、水池等构成,全部用纯白色大理石建筑,用玻璃、玛瑙镶嵌,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印度行(二十一)泰姬陵

整个泰姬陵陵园被红砂岩建筑和围墙环绕,主建筑泰姬陵属于中东穆斯林的建筑风格,陵寝的主体是砖砌而成,外面是来自拉贾斯坦的白色大理石贴面,上面布满各种宝石镶嵌的纹饰。远远看去就像一座大理石雕刻的工艺品。

泰姬陵呈四方形,四个面的造型完全相同,顶部是穆斯林风格的尖顶,一大四小,外围还有四座高耸的宣礼塔,与主体遥相呼应,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泰姬陵都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更细微的设计是,每座宣礼塔都向外倾斜12度,这是为了防止因地震倒塌压倒陵寝。

印度行(二十一)泰姬陵

印度行(二十一)泰姬陵

印度行(二十一)泰姬陵

而泰姬陵背后的故事,更让人感到唏嘘,正如印度诗人泰戈尔所写得那样:沙贾汗,你知道,生命和青春,财富和荣耀,都会随光阴流逝……只有这一颗泪珠——泰姬陵,在岁月长河的流淌里,光彩夺目,永远,永远。

印度行(二十一)泰姬陵

故事是这样:沙贾汗原名库拉姆,是印度莫卧儿王朝的第四位国王贾汗吉尔的第三子。作为皇子,库拉姆骁勇善战,年少有为,为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此老国王将库拉姆赐予沙贾汗的称号,意思是世界之王。虽然他并非长子,但从封号看,已经拥有了继承王位的资格。

沙贾汗王子15岁时在集市上遇到了一名叫做阿姬曼·比古姆的姑娘,从此迷恋上她。据说阿姬曼貌美无比,皮肤如玻璃一样光泽照人,被当时的宫廷诗人们形容为“闭月羞花”,更令年轻的王子难以忘怀,而比古姆对王子也是一见钟情。经过一番打探,沙贾汗才得知,那个貌美的波斯姑娘正是皇宫大内总管阿萨夫汗的“掌上明珠”。五年之后沙贾汗王子和阿姬曼·比古姆喜结连理,成为他第二位妻子(有说第三位)。沙贾汗野心勃勃,曾起兵夺取其父亲的王位,最终遭遇兵败,从此沙贾汗颠沛流离七年之久,但阿姬曼总是形影不离的陪伴在他身边,沙贾汗对阿姬曼也是不离不弃。

1627 年,老国王去世后。按照莫卧儿王朝的旧例,沙贾汗和他的兄弟们以战争的方式展开了权力的角逐。由于沙贾汗得到了岳父、王宫大内总管阿萨夫汗的鼎力支持,经过一年多的较量,沙贾汗成为了最终的赢家,并于1628 年荣登宝座,成为莫卧儿王朝的第五位国王。

在沙贾汗的权力巅峰统治期间,加强了中央集权,扩建了军队,平定了周边各国的叛乱。虽然沙贾汗有后宫佳丽三千,但是阿姬曼始终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为此他赐给她一个封号——蒙泰姬·玛哈尔(Mumtaz Mahal),意思是“宫廷的王冠”。后来,印度人尊她为“泰姬玛哈尔”,简称“泰姬”。

阿姬曼不仅容貌出众,性情温柔,还善于琴棋书画,她愿意深居内宫,为丈夫排忧解难。更难的是还有处理朝政的能力,她愿意用更多的钱去资助穷人,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因此深受沙贾汗的宠爱,百姓的爱戴。就这样,阿姬曼与沙贾汗终日相伴,形影不离。在19年的夫妻生涯中,为沙贾汗生了14个孩子,是百姓心中的英雄母亲。

1631 年,沙贾汗率领大军御驾亲征,去平息叛乱。当时阿姬曼已怀孕9 个月,但她仍一如既往陪伴在丈夫身旁。在16314 月一个炎热的夜晚,阿姬曼在生下她的第14 个孩子时,因感染产后风不治身亡。

在弥留之际,阿姬曼气息奄奄对终日守在自己的身边的沙贾汗说:

我只有一个愿望,请陛下为我造一座世界上最美丽的陵墓,以纪念我们的爱情。

握着妻子的手,沙贾汗痛哭流涕,答应了她最后的请求。阿姬曼·比古姆去世后,沙贾汗整整一个星期,不换朝服、不理朝政、哭泣不止,不仅哭伤了双眼,也哭白了满头青丝。 

印度行(二十一)泰姬陵

印度行(二十一)泰姬陵

阿姬曼死后半年,沙贾汗掏空国库财宝、集中印度、波斯、土耳其、巴格达的建筑师、镶嵌师、书法家、雕刻师、泥瓦工等各路能工巧匠以及2万多民工,开始了泰姬陵的建造。

又一个悲剧的插曲:在沙贾汗决定为自己的妻子建造一座世界上最美的陵墓后,他找来了当时最富盛名的建筑师。据说沙贾汗一直对泰姬陵的设计稿不满意,认为设计师没有悲伤感。他问建筑师:“你结婚了吗?”“是的,我的国王。”“你爱她吗?”“是的,陛下,她是我的全部,我爱她甚过一切。” “很好,那我就把她处死,你就知道我有多么痛苦,就能为我的妻子建起世界上最壮丽的坟墓。” 沙贾汗下令处死了建筑师的妻子,让设计师悲痛欲绝,刻骨铭心,最终设计出泰姬陵……凄惨的故事未必真实,因为沙贾汗本人就是个“建筑痴”,亲自参与了很多建筑工程的设计,著名的德里红堡和贾米清真寺就是沙贾汗主持建设的。 

为了修建好泰姬陵,沙贾汗再也无心朝政,整天都扑在工地上。他选用王妃喜爱的白色大理石,并配以十分精巧的手艺,在大理石上镶嵌无数宝石作装饰。花了整整22 年之久,沙贾汗终于在1655 年修成了这座纯白大理石镶嵌水晶、翡翠、石榴石、孔雀石等宝石的八角形伟大建筑。

据说沙贾汗为了让泰姬陵成为世界唯一的美丽,在泰姬陵完成之后砍掉了设计师的头,也砍掉了众多工匠的手,美丽的泰姬陵背后沾满了腥风血雨。

印度行(二十一)泰姬陵
整座泰姬玛哈陵修建在一定程度上说,这就是印度长城。正因为这样的大动土木,耗时耗人,也让风雨飘摇中的莫卧儿帝国帝国不堪重负。
此后沙贾汗一直没有再娶,每天他都会身披白衣去泰姬陵看望自己的爱妃……
按照沙贾汗的计划,他准备在泰姬陵完成后,在亚穆纳河的对岸为自己造一座一模一样的黑色陵墓,中间用半黑半白的大理石桥连接,穿越阴阳两界,与爱妻相对而眠。由于沙贾汗滥用民力、掏空国库,使得统治阶层的矛盾急剧恶化。1657 年,其子奥朗则布发动政变,篡夺王位,弑兄杀弟,还将沙贾汗囚禁在阿格拉堡的一座八角塔楼中(前面已经看到)。据说,这是沙贾汗自己要求的。这是因为在八角楼内,他可以远远地看着自己爱妻的陵墓。
8年的囚禁时间里,沙贾汗一直痴痴地望着泰姬陵,即使看得老眼昏花,也绝不肯移开他的眼睛。后来,沙贾汗视力下降得太厉害,已经不能直接看到泰姬陵。于是他拿出一块红宝石,用宝石的折射来守望爱妻。直至一年后最终忧郁而死。按照自己的遗嘱,沙贾汗被葬入了泰姬陵。而最感人的是,沙贾汗刻在墓碑上的那句悲悼词——“噢,真主啊,请承担我们无法经受的痛苦吧!”
印度行(二十一)泰姬陵
泰姬陵南门。从这里我们进入泰姬陵。
印度行(二十一)泰姬陵

印度行(二十一)泰姬陵

印度行(二十一)泰姬陵

印度行(二十一)泰姬陵

印度行(二十一)泰姬陵

印度行(二十一)泰姬陵

印度行(二十一)泰姬陵

印度行(二十一)泰姬陵
人真是太多了。
印度行(二十一)泰姬陵
不同位置拍摄的泰姬陵。
印度行(二十一)泰姬陵

印度行(二十一)泰姬陵

印度行(二十一)泰姬陵

印度行(二十一)泰姬陵

印度行(二十一)泰姬陵

印度行(二十一)泰姬陵

印度行(二十一)泰姬陵

印度行(二十一)泰姬陵

印度行(二十一)泰姬陵

印度行(二十一)泰姬陵

印度行(二十一)泰姬陵
左边的清真寺。
印度行(二十一)泰姬陵

印度行(二十一)泰姬陵
南大门。
印度行(二十一)泰姬陵

印度行(二十一)泰姬陵

印度行(二十一)泰姬陵
泰姬陵北面(背面)的亚穆纳河。
印度行(二十一)泰姬陵

印度行(二十一)泰姬陵

印度行(二十一)泰姬陵

印度行(二十一)泰姬陵
右边的答辩厅,导游说现在已经改成酒店。
印度行(二十一)泰姬陵

印度行(二十一)泰姬陵
正门口总是很多人在照相。
印度行(二十一)泰姬陵
门廊的雕刻及镶嵌的宝石图案。
印度行(二十一)泰姬陵

印度行(二十一)泰姬陵

印度行(二十一)泰姬陵

印度行(二十一)泰姬陵

印度行(二十一)泰姬陵

印度行(二十一)泰姬陵

印度行(二十一)泰姬陵

印度行(二十一)泰姬陵
陵寝内不能照相,下面是网络图片。我们看到的是小石棺放在大厅的中间,边上是一个大一些的石棺。
https://ss1.bdstatic.com/70cFvXSh_Q1YnxGkpoWK1HF6hhy/it/u=353144011,270781158&fm=26&gp=0.jpg
陵墓内部只靠室外透入的阳光照明,在大理石屏风内有两副空石,石棺一小一大,小棺是泰姬·玛哈尔”的,位于陵墓正中,大棺是皇帝·贾汗的,沙·贾汗死后被合葬于泰姬陵内他的爱妃泰姬的身旁,故位于侧旁。这些都是空棺。因为皇帝沙·贾汗与皇后的真正长眠地点是在石棺地下的“土窖”中。
土葬是穆斯林世界统一的葬仪,它和其他民族的土葬有着本质的区别,穆斯林的土葬,其最大特点就是不用棺椁,把遗体直接放入土中,墓穴底部也不铺木板、石板、铁板、水泥等非土质及烧制的陶类制品,实行彻底的土葬。这是源于《古兰经》所阐述的安拉用泥土造化了人的生命,“他用泥土创造你们,然后,你们立刻成为人类,散布各方。”人出于泥土,死后融化于泥土,复归于泥土。中国穆斯林流传着一句话,叫做“土里来,土里去”,即是这个意思。穆斯林葬礼没有任何陪葬品,遗体按照穆斯林的风俗,必定是头朝北、面朝西(即沙特麦加“天房”克尔白的方向)。天房(克尔白)的阿拉伯语意为“方形房屋”。沙特阿拉伯麦加城圣寺中央的立方形高大石殿,为世界穆斯林做礼拜时的正向,又称“天房”
南门
印度行(二十一)泰姬陵
在清真寺拍泰姬陵。
印度行(二十一)泰姬陵

印度行(二十一)泰姬陵

印度行(二十一)泰姬陵

印度行(二十一)泰姬陵

印度行(二十一)泰姬陵

印度行(二十一)泰姬陵

印度行(二十一)泰姬陵
西门
印度行(二十一)泰姬陵
远处的东门。
印度行(二十一)泰姬陵
被索照的一家人。
印度行(二十一)泰姬陵

印度行(二十一)泰姬陵
现在喷泉停留,可以拍到倒影。
印度行(二十一)泰姬陵

印度行(二十一)泰姬陵

印度行(二十一)泰姬陵

印度行(二十一)泰姬陵

印度行(二十一)泰姬陵

印度行(二十一)泰姬陵
晚上我们80美元/人,看了一场关于沙贾汗和
阿姬曼·比古姆爱情故事的演出。
印度行(二十一)泰姬陵
演出不能拍照。
印度行(二十一)泰姬陵
讲述的故事与前面的陈述相同。
印度行(二十一)泰姬陵

印度行(二十一)泰姬陵
导游说最后展示的泰姬陵有3.5吨,是白色大理石雕刻而成。
印度行(二十一)泰姬陵

印度行(二十一)泰姬陵
收费合影。
印度行(二十一)泰姬陵

印度行(二十一)泰姬陵

印度行(二十一)泰姬陵

印度行(二十一)泰姬陵

印度行(二十一)泰姬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