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印度行(十)瓦拉纳西街拍

(2020-01-18 13:14:42)
标签:

印度

瓦拉纳西

随拍

分类: 异国风情
瓦拉纳西以前称为“贝拿勒斯”,历史上还有“加西”(意为神光照耀的地方)之称,因城市地处瓦拉纳河和阿西河之间,1957年改为现名称,是取两条河的名称合成的。瓦拉纳西享有“印度之光”的称号,是印度恒河沿岸最大的历史名城,相传6000年前由作为婆罗门教和印度教主神之一的湿婆神所建。早在公元前4至6世纪,这里已成为印度的学术中心。公元前5世纪,佛祖释迦牟尼曾经来到这里,在位于市西北10公里处鹿野苑首次布道、传教。公元7世纪,中国唐代高僧玄奘曾到这里朝圣,他在《大唐西域记》里对这座城市的古老建筑、居民生活、市井繁荣、宗教状况以及风土人情均作了详细描绘。公元12世纪,印度的古王朝曾在这里建都。今天,瓦拉纳西在印度虽然属于一座中等城市,但它却以印度教圣地而声名远扬。
印度行(十)瓦拉纳西街拍
瓦拉纳西是古代迦尸国首都。迦尸意思是“光的城市”。相传是在5000年前兴建。在公元4-6世纪曾为学术中心;12世纪为古王朝都城。
印度行(十)瓦拉纳西街拍

印度行(十)瓦拉纳西街拍

印度行(十)瓦拉纳西街拍

印度行(十)瓦拉纳西街拍

印度行(十)瓦拉纳西街拍
印度教徒一般都认为能在瓦拉纳西死去就能够超脱生死轮回的厄运,而他们相信在瓦拉纳西的恒河畔沐浴后,即可洗涤污浊的灵魂;另外,在瓦拉纳西的恒河畔火化并将骨灰洒入河中也能超脱生前的痛苦。
印度行(十)瓦拉纳西街拍

印度行(十)瓦拉纳西街拍

印度行(十)瓦拉纳西街拍
进了瓦拉纳西,明显的感到人多车堵。
印度行(十)瓦拉纳西街拍

印度行(十)瓦拉纳西街拍

印度行(十)瓦拉纳西街拍

印度行(十)瓦拉纳西街拍
在这座铁路桥下看到了红绿灯。
印度行(十)瓦拉纳西街拍

印度行(十)瓦拉纳西街拍
街上随处可见这种小型的印度教寺庙。
印度行(十)瓦拉纳西街拍

印度行(十)瓦拉纳西街拍

印度行(十)瓦拉纳西街拍

印度行(十)瓦拉纳西街拍

印度行(十)瓦拉纳西街拍

印度行(十)瓦拉纳西街拍

印度行(十)瓦拉纳西街拍

印度行(十)瓦拉纳西街拍

印度行(十)瓦拉纳西街拍
酒店对面的屋顶景象。
印度行(十)瓦拉纳西街拍
酒店窗外。
印度行(十)瓦拉纳西街拍

印度行(十)瓦拉纳西街拍
傍晚去恒河边看恒河夜祭,沿途随拍。
印度行(十)瓦拉纳西街拍

印度行(十)瓦拉纳西街拍

印度行(十)瓦拉纳西街拍

印度行(十)瓦拉纳西街拍

印度行(十)瓦拉纳西街拍

印度行(十)瓦拉纳西街拍

印度行(十)瓦拉纳西街拍

印度行(十)瓦拉纳西街拍

印度行(十)瓦拉纳西街拍

印度行(十)瓦拉纳西街拍

印度行(十)瓦拉纳西街拍

印度行(十)瓦拉纳西街拍

印度行(十)瓦拉纳西街拍

印度行(十)瓦拉纳西街拍

印度行(十)瓦拉纳西街拍

印度行(十)瓦拉纳西街拍

印度行(十)瓦拉纳西街拍
步行街上感受当地正真地生活状况。
印度行(十)瓦拉纳西街拍

印度行(十)瓦拉纳西街拍

印度行(十)瓦拉纳西街拍

印度行(十)瓦拉纳西街拍

印度行(十)瓦拉纳西街拍

印度行(十)瓦拉纳西街拍

印度行(十)瓦拉纳西街拍

印度行(十)瓦拉纳西街拍

印度行(十)瓦拉纳西街拍

印度行(十)瓦拉纳西街拍

印度行(十)瓦拉纳西街拍

印度行(十)瓦拉纳西街拍

印度行(十)瓦拉纳西街拍

印度行(十)瓦拉纳西街拍

印度行(十)瓦拉纳西街拍

印度行(十)瓦拉纳西街拍

印度行(十)瓦拉纳西街拍

印度行(十)瓦拉纳西街拍

印度行(十)瓦拉纳西街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