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识四十年聚会(十)龙游石窟

标签:
龙游石窟 |
分类: 户外休闲 |
龙游石窟景区位于浙江省西部钱塘江上游的龙游县小南海镇,于1992年惊现于世,属国家4A级旅游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游石窟是一处谜团百结的地下建筑群。有专家考察后评价,龙游石窟群是继埃及金字塔、万里长城等八大奇迹后的“世界第九大奇迹”。
龙游石窟是我国古代最高水平的地下人工建筑群之一,也是世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一大奇观。龙游石窟集人文、艺术、文化、工程技术于一体,是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体现。龙游石窟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12年甚至更加久远,建造的年代仍然不明,是至今被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地底人造建筑。1992年,世人传说中的"无底塘",在四个当地的农民的隆隆水泵声中"水落石出",展示在人们面前的一个个石窟,便是龙游石窟。不仅建造的年代不明,这些石窟的成因和用途更是众说纷坛,成为难以破解的千古之谜,也被当地人称之为"世界第九大奇迹",是国家AAAA级景区。

龙游石窟是位于浙江省龙游地区的地下石窟群,自从1992年被发现以来,经多家新闻媒体的报道,披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引起了考古界、旅游界以及有关方面的关注。从金华市区出发,行车一个多小时,大约70余公里的路程到达目的地。此地处浙江中部,属衢州境内,一个叫石岩背的小山村,这个坐北向南、背山面水的小村落,自古就有“风水宝地’之说。站在村前眺望远处,一条衢江环绕而过,视野开阔,颇有神往缥逸的感觉。村边临江处有一座竹林禅寺,寺中香火袅袅,佛音阵阵。1992年6月9日,吴阿奶与其他三个村民动用四台抽水泵连续17个昼夜的抽水,终于为人类展现出一个可以与UFO相提并论的世界之迷。在吴阿奶的带领下,进入了一个神秘的地下世界,宏伟壮观的气势,扑朔迷离的奇迹。令人惊叹叫绝,也让人百思不解。半天时间的寻秘却让人终身难忘。



大批专家和学者纷纷对石窟形成的年代及用途提出各种不同的推想和论证:采石场、墓穴群、藏兵站、储冰库、巨石文化、“道家福地”、“造反的采矿人安身之处”等等,众说纷纭。龙游石窟在出现之初曾被人认为是一个“废弃的采石场”,因而一发现并未造成轰动,默默无闻达长6年之久。直到1998年才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如今人们发现,在衢江北岸,类似的石窟星罗棋布,附近2.88平方公里的地下至少有50个洞窟。在古代并不发达的科技水平下,完成如此浩大的地下工程实在让现在的人们匪夷所思。而窟中的重重谜团,更使得观者“入窟尽是探奇者,出窟全变猜谜人”

在众多的研究者中,浙江大学的褚良才博士在10多次实地考察并搜 寻各方面的史料之后,提出:龙游石窟最早开凿于西汉宣帝“边郡皆筑仓”时,其功能是储备粮食、货物及战备物资,并经历代使用,尤其是隋朝时就叫“北常平仓”,在那时就已被列入“古迹”。褚博士还发现了两个很有说服力的典型洞窟,一个是在童坛山上游不远处的簸箕洞(宋代有记载,称其“千古万年”),另一个是在下游不远处的石岩洞(洞口有3个,洞前有防水石堤)。但目前至少可以断定,龙游石窟是迄今所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地下人工建筑群;另外,它还为国外学者提出的“中国第五大发明——凿洞术”提供了直接而有力的证据。

龙游石窟便位于该县城北3公里处的一个临江小山中,当地人称此山为“童坛山”,方圆不过数里,但山腹内竟容藏着24个大小不一、布局精妙的人工洞窟。这就是尚未被挖掘的石窟洞口。

这是石窟内的墙壁,纹理非常整齐,是现代手工也不容易达到的水平。

龙游石窟在方圆0.38平方公里的土丘上似有规律的分布了大小24个洞窟,每个洞窟的面积从1000-3000平方米不等。每个洞窟从矩形洞口开始垂直向下延伸,高度约30米。顶部呈漏斗型,洞窟内科学地分布着3-4根巨大的“鱼尾形”石柱,与洞顶浑然一体。更让人叹为观止的是洞壁、洞顶和石柱上都均匀地留下古人似乎带有装饰意图的凿痕。
前一篇:相识四十年聚会(九)开化根博园
后一篇:相识四十年聚会(十一)衢州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