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紧凑的西葡希之行(三十二)雅典--卫城--伊瑞克提翁神庙

标签:
西葡希之行希腊卫城伊瑞克提翁神庙 |
伊瑞克提翁神庙建成于公元前406年,神庙因形体复杂和精致完美而著名,以6根美女柱子名扬四海。6根大理石雕刻而成的少女像柱代替了石柱顶起石顶,充分体现了建筑师的智慧,她们长裙束胸,轻盈飘忽,头顶千斤,亭亭玉立。由于石顶的份量很重,而6位少女为了顶起沉重的石顶,颈部必须设计得足够粗,但是这将影响其美观。于是建筑师给每位少女颈后保留了一缕浓厚的秀发,再在头顶加上花篮,成功地解决了建筑美学上的难题,因而举世驰名。神庙建筑历经沧桑,如今也只能依据这6根少女像柱想象当年的繁华了。

伊瑞克提翁神是雅典卫城的著名建筑之一,本为放置八圣徒遗骨的石殿,传说这里是雅典娜女神和海神波塞东为争做雅典保护神而斗智的地方。

伊瑞克提翁神庙位于埃雷赫修神庙的南面的一块凹凸不平的高地上,建于公元前421年~前405年之间,是雅典卫城建筑中爱奥尼亚样式的典型代表。它是培里克里斯制订的重建卫城计划中最后完成的一座重要建筑,设计非常精巧。

伊瑞克提翁神庙有三个神殿,分别供奉希腊的主神宙斯、海神波塞冬、铁匠之神赫菲斯托斯,分别有两条别具特色的柱廊把它们连接起来。北方廊柱的天花板和地板上都有方行孔,据说是被波塞冬的三叉戟刺破的。



伊瑞克提翁神打坐的人。







伊瑞克提翁神庙东区是传统的6柱门面,向南采取虚厅形式。南端用6根大理石雕刻而成的少女像柱代替石柱顶起石顶,充分体现了建筑师的智慧,她们长裙束胸,轻盈飘忽,头顶千斤,亭亭玉立。不过现在在神殿所看到的女像柱都是复制品,为了避免空气污染及保存古迹,其中的5座女像柱收藏在卫城博物馆,另外1根女像柱真品则收藏在大英博物馆中。

但卫城山上的复制品并不是复制的完整雕像,而是残缺的复印品,胳膊基本都是断臂的,有点意思,这样跟残缺的神庙倒是很搭,远看真的看不出是后来制作的,照片放大了才看出颜色与神庙墙体是有些差异的,这种做旧效果不错。

伊瑞克提翁神庙内部有一雅典娜的木雕像,在这座神殿南侧廊台的六尊女像柱(Caryatids),是属于爱奥尼亚式的变形;现在所看到的优美女像列柱结构完美,不至让视觉上产生不自然的现像。

有两个石柱的面孔还比较清晰,每个少女都是一条腿向前微微曲起的站姿,显得灵动优美。衣服的式样好像都是一样的,但发髻好像有些些的不同,但差别并不是很明显,据说面容也是有差别的,但已经不好分辨了。这石柱之所以著名,一是因为少女的美感给这座神庙带来了不一样的气息,二来是采用人像做为石柱,设计师考虑到了人体颈部相对纤细,支撑力道会不足,特意在少女的颈部后面加上了浓密的头发,解决了支撑力的问题。六个少女石柱是左右对称的,前面四个,两侧各一个,左边三个是左腿微曲,右边三个是右对微曲。







据资料说,少女脚下便是神话中雅典的始祖、阿提卡地区的国王刻克罗普斯的墓地。这位国王也是雅典娜和波塞冬争夺雅典保护神时的见证人。在照片上能看到顶部外檐上有些细小的花纹装饰,好漂亮。神庙所在的位置是传说中雅典娜女神和海神波塞冬争做雅典保护神而进行斗智的地方。雅典人民选择了雅典娜作为自己城市的保护神,但也未忘记海神给予的舟楫之便,居此一隅的伊瑞克提翁神庙就是献给波塞冬的,希腊神话中有一位英雄名叫伊瑞克透斯,他曾经当过雅典的国王,是女神雅典娜把他抚养大的,他把对雅典娜的崇拜传入雅典,并为雅典娜修了神庙。后来他和海神波塞冬融为一体,被称为波塞冬-伊瑞克透斯。伊瑞克提翁神庙就是用海神的这个名字命名的。神庙最早建于公元前421年,后来由于雅典同斯巴达的战争而中断,公元前409年再次开工,公元前406年竣工,建筑师是皮忒欧斯。

伊瑞克提翁神庙是培里克里斯制订的重建卫城山计划中最后完成的重要建筑。神庙因其形体复杂和精致完美而著名。它的东立面由6根爱奥尼亚柱构成入口柱廊,西部地基低,西立面在4.8米高的墙上设置柱廊。西部的入口柱廊虚实相映。南立面的西端,突出一个小型柱廊,用女性雕像作为承重柱,是这座神庙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在古典建筑中也是罕见的。雕像正面朝南,在白色大理石墙面的衬托下,格外清晰悦目。神庙中的雅典娜女神雕像是所有雅典娜雕像的蓝本。神庙名称的由来说法不一,一说为纪念传说中的雅典王厄瑞克西阿斯,一说是纪念希腊英雄厄瑞克苏尼阿斯。神庙屡遭兵毁,已远失原貌,庙内文物也散失殆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