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紧凑的西葡希之行(九)塞维利亚--塞维利亚大教堂

标签:
伊比利亚半岛西葡希之行塞维利亚塞维利亚大教堂 |
离开葡萄牙的埃武拉一路向东北方径西班牙的巴达霍斯,再向东南方前往西班牙的塞维利亚。进入西班牙后有一种明显的感觉,西班牙比葡萄牙富有。




塞维利亚(西班牙语:Sevilla),是西班牙安达鲁西亚自治区和塞维利亚省的首府,都市人口约一百三十万,是西班牙第四大都市。也是西班牙唯一有内河港口的城市。全市人口65万。 塞维利亚位于伊比利亚半岛南部、瓜达尔基维尔河下游谷地,南距加的斯湾约120公里。瓜达尔基维尔河从市中穿流而过,古市区的建筑仍然保留著几个世纪前摩尔人统治过的痕迹。谷地开阔低平,海拔100米以下,多肥沃冲积土。

塞维利亚是弗拉门戈舞的发源地,1992年世博会的举办地,哥伦布的埋葬地,著名的文学之城,种种荣誉让这座城市充满魅力。塞维利亚到处是故事,唐璜、卡门、哥伦布、堂吉诃德,以后有机会一定要跟着这些人物的脚步来细细看看这梦幻般的城市。


导游说这栋房子原本是私人的,现在给政府作为行政办公用房。



有名的黄金塔,我们只是路过。

黄金塔建于1220年,为阿拉伯风格的堡垒形建筑。这里曾是贮存黄金的金库,当年从拉美回来的船只在这里卸下黄金上缴王室。

这是一座现代与历史相包容的城市,马车、汽车、电车在一条路上行驶,马车虽有措施,但是效果有限,马粪到处都是,走路一定要注意。

导游说这栋建筑现在是卫生厅。




右边是西印度古文书馆,又叫西印度群岛综合档案馆 ,左边就是塞维利亚大教堂。




远观塞维利亚大教堂的钟楼--希拉尔达塔。



远观塞维利亚王宫外墙。

西印度群岛综合档案馆。这是一座具有半圆门洞,淡红色墙壁,雕刻花纹图案的建筑。该馆于1572年由胡安·德埃雷拉所设计,用作商品交易。1781年被改为公共文献馆。档案馆有很多珍贵的文献和文物,包括塞万提斯的求职请求、亚历山大六世为西班牙和葡萄牙划分世界的教宗诏书、哥伦布的航海日志、麦哲伦的手稿、地图等。馆存档案的时间跨度从1492年到19世纪末,文献数量超过8000万页。1987年,这座建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塞维利亚大教堂是塞维利亚,一如欧洲的许多城市,有一座教堂标志着城市的中心点。雄伟的教堂总有宽敞的大厅,金碧辉煌的礼拜堂和高耸的钟楼来衬托她的气势。塞维利亚大教堂在这几个方面不可谓不壮观,可是她真正让人着迷的却是称为希拉尔达塔(La Giralda)的钟楼,这座高达101米的钟楼是西班牙曾经几个世纪以来最著名的高层建筑,1987年入选了世界文化遗产。

塞维利亚大教堂所在地原为塞维利亚大清真寺,15世纪清真寺被拆毁,在原址上建造塞维利亚大教堂。它是世界五大教堂的第三位,仅次于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和米兰大教堂。整个建筑属于西班牙哥特艺术鼎盛时期的风格,同时也夹杂着阿拉伯建筑艺术的风格。哥伦布的灵柩1898年由古巴运回西班牙后,埋葬在教堂中的哥伦布墓。石棺上有西班牙四古国-卡斯蒂尔、莱昂、纳瓦拉、阿拉贡的骑士抬起哥伦布灵柩的雕像。我们原本计划是进教堂的,但是由于时间紧张,放弃了进内参观。


新教堂是在原教堂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原来的钟楼,也就是更早的宣礼塔,被加建得更高。钟楼高约101米,下部是一大片灰褐色的墙,加上几个马蹄形的门和窗户,以及少许灰泥雕刻,显得有些单调。往上的部分,满布的几何形雕刻突出了摩尔式的建筑风格。钟楼最高的部分,从柱子、拱门到穹顶,却又是文艺复兴式的建筑风格。





教堂门口的雕塑与钟楼上的雕像(风向标)是一样的。


据说塔顶装有25口大钟和一尊代表“信仰”的巨大塑像。





塞维利亚(西班牙语:Sevilla),是西班牙安达鲁西亚自治区和塞维利亚省的首府,都市人口约一百三十万,是西班牙第四大都市。也是西班牙唯一有内河港口的城市。全市人口65万。 塞维利亚位于伊比利亚半岛南部、瓜达尔基维尔河下游谷地,南距加的斯湾约120公里。瓜达尔基维尔河从市中穿流而过,古市区的建筑仍然保留著几个世纪前摩尔人统治过的痕迹。谷地开阔低平,海拔100米以下,多肥沃冲积土。

塞维利亚是弗拉门戈舞的发源地,1992年世博会的举办地,哥伦布的埋葬地,著名的文学之城,种种荣誉让这座城市充满魅力。塞维利亚到处是故事,唐璜、卡门、哥伦布、堂吉诃德,以后有机会一定要跟着这些人物的脚步来细细看看这梦幻般的城市。


导游说这栋房子原本是私人的,现在给政府作为行政办公用房。



有名的黄金塔,我们只是路过。

黄金塔建于1220年,为阿拉伯风格的堡垒形建筑。这里曾是贮存黄金的金库,当年从拉美回来的船只在这里卸下黄金上缴王室。

这是一座现代与历史相包容的城市,马车、汽车、电车在一条路上行驶,马车虽有措施,但是效果有限,马粪到处都是,走路一定要注意。

导游说这栋建筑现在是卫生厅。




右边是西印度古文书馆,又叫西印度群岛综合档案馆




远观塞维利亚大教堂的钟楼--希拉尔达塔。



远观塞维利亚王宫外墙。

西印度群岛综合档案馆。这是一座具有半圆门洞,淡红色墙壁,雕刻花纹图案的建筑。该馆于1572年由胡安·德埃雷拉所设计,用作商品交易。1781年被改为公共文献馆。档案馆有很多珍贵的文献和文物,包括塞万提斯的求职请求、亚历山大六世为西班牙和葡萄牙划分世界的教宗诏书、哥伦布的航海日志、麦哲伦的手稿、地图等。馆存档案的时间跨度从1492年到19世纪末,文献数量超过8000万页。1987年,这座建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塞维利亚大教堂是塞维利亚,一如欧洲的许多城市,有一座教堂标志着城市的中心点。雄伟的教堂总有宽敞的大厅,金碧辉煌的礼拜堂和高耸的钟楼来衬托她的气势。塞维利亚大教堂在这几个方面不可谓不壮观,可是她真正让人着迷的却是称为希拉尔达塔(La Giralda)的钟楼,这座高达101米的钟楼是西班牙曾经几个世纪以来最著名的高层建筑,1987年入选了世界文化遗产。

塞维利亚大教堂所在地原为塞维利亚大清真寺,15世纪清真寺被拆毁,在原址上建造塞维利亚大教堂。它是世界五大教堂的第三位,仅次于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和米兰大教堂。整个建筑属于西班牙哥特艺术鼎盛时期的风格,同时也夹杂着阿拉伯建筑艺术的风格。哥伦布的灵柩1898年由古巴运回西班牙后,埋葬在教堂中的哥伦布墓。石棺上有西班牙四古国-卡斯蒂尔、莱昂、纳瓦拉、阿拉贡的骑士抬起哥伦布灵柩的雕像。我们原本计划是进教堂的,但是由于时间紧张,放弃了进内参观。
档案馆边的十字架与教堂相对应。

话说信奉伊斯兰教的摩尔人从公元8世纪开始,统治了塞维利亚约500年,建造了一座宏伟的清真寺。后来天主教徒重新入主塞维利亚,把清真寺改造成天主教堂,清真寺的宣礼塔就成了教堂的钟楼。100多年后的一场地震,损毁了教堂,塞维利亚人就在原址上建起一座更宏伟的教堂。教堂保留了清真寺外观。

新教堂是在原教堂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原来的钟楼,也就是更早的宣礼塔,被加建得更高。钟楼高约101米,下部是一大片灰褐色的墙,加上几个马蹄形的门和窗户,以及少许灰泥雕刻,显得有些单调。往上的部分,满布的几何形雕刻突出了摩尔式的建筑风格。钟楼最高的部分,从柱子、拱门到穹顶,却又是文艺复兴式的建筑风格。





教堂门口的雕塑与钟楼上的雕像(风向标)是一样的。


据说塔顶装有25口大钟和一尊代表“信仰”的巨大塑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