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名族俄罗斯(十七)谢尔盖耶夫圣三一修道院之二

标签:
谢尔盖耶夫修道院 |
斋堂教堂内的壁画。圣经故事之夏娃和亚当的故事。


17世纪末随着修士人数的不断增多,老食堂已经无法满足修士们的需要了。彼得一世下令在1686-1692年间修建了一座拥有纪念圣谢尔盖的教堂的新餐厅。教堂由俄罗斯改革前最后一位大牧首艾德里安在圣谢尔盖逝世300周年纪念时祝圣。开放的门廊通向周边,长长的台阶连接了走廊。教堂正面四色的纹样、充满幻想的小面浮雕创作、还有精心绘制的色彩华美的壁画与雕刻紧紧的抓住了观众的目光。他们在食堂教堂这所建筑物中得到了完美的统一。虽然它的面积巨大(510平方米),却不需要任何东西来支承它的穹顶。食堂的墙壁粉刷和翻新过数次,最后一次粉刷是1911年。

钟塔始建于1740-1770年。是由建筑师酥玛合与乌贺托姆斯基设计的,是全俄最高的塔楼之一。它于17世纪开始使用。其楼高五层加顶端十字架共计88.04米高。其吊钟最重者重达65吨。所选用之吊钟其音庄严肃穆。十月革命前共有42口吊钟。1930年全部大钟被拆毁,至2002年仅存23口吊钟。2002年9月4日在大牧首阿里克谢二世的主持下在莫斯科铸造的两口新钟(重35.5和27吨)被挂在了塔的第二层。被称为钟王的第三口吊钟(重72吨)于2003年在彼得堡被铸。全套吊钟是于1905年安装完毕的。

水井小礼拜堂建于17世纪末,在1644年维修圣母安息大教堂门廊时涌出的泉涌之上。

1872年修筑的华美的天棚下是涌出泉水的十字形喷池。无数的朝圣者因泉水而得到医治,人们还将泉水拿去治愈那些患病者。第一位被治愈的是一位瞎眼的修道士因这显灵之圣水而从见光明。从那天以后数以万计的朝圣者用这圣水来医治与安抚他们的痛楚。

许多人用水桶接水带回去使用。




方尖碑。





后面的院子是修道院的教室和生活区,不让参观。











圣母安息大教堂(也有叫圣母升天大教堂)是伊凡四世于1585年命令下修建的,在四个洋葱头型的蓝色圆顶,有一个金色的大圆。这是又一个克里姆林宫圣母安息大教堂的翻版。





这是本次最喜欢的照片之一。





虔诚的信徒们。想到刚刚在圣三一大教堂内听到的两名唱圣歌的美女,那声音真是天籁之声,太好听了。












门口的列宁雕像。


圣谢尔盖——圣三一大修道院的创建者,于1314年生于罗斯托夫的一个富裕家庭。当他14天时,当地的牧师为他施洗并给他起名巴塞洛缪。他自童年时代起就习惯于独自的通过祷告、禁食与劳动来寻求拯救。1337年,23岁的他决定和哥哥斯蒂芬一起去荒野之地。他哥哥决定在一块被森林环绕的小丘的空地上修建他们的隐修院。隐修院后来被称为玛克维特斯(指小土丘顶部的)。他们为自己建造了单人房间和小教堂以便他们可以专心的侍奉赐生命的三一上帝。这就是后来成为俄罗斯民族自豪与感召之源的修道院的起源。




曾经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俄罗斯的历史,一般都跟东正教有关。而谢尔盖耶夫镇正是俄罗斯东正教的中心,其在东正教中的地位有如梵蒂冈在天主教中的地位,是俄罗斯人寻找精神家园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