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呼伦贝尔大草原(二十)五大连池--温泊
标签:
五大连池温泊圣泉 |
“温泊”是秀丽的石龙河畔上的一颗明珠,它是一处盆景式的火山奇观。全长1200多米,平均水深0.8米,最深处2米左右。
在北疆滴水成冰的寒冬,当气温下降到零下30—40摄氏度时,人们头上戴着皮帽子,身上穿着棉大衣,脖子上围着毛围巾,还觉得冷。但是,这个温泊却恰恰相反,水面波光粼粼,过冬的野鸭嬉戏于水中,自由自在,悠悠然,这些均可称之为北疆的奇中之奇。“温泊”是秀丽的石龙河畔上的一颗明珠,它是一处盆景式的火山奇观。全长1800多米,平均水深0.8米,最深处2米左右。据科学测定,这里是五大连池高磁场核心区,五大连池最晚期没有爆发的地下火山熔岩流就在温泊的下面,这里水的磁化度也是最高的,因此,它也是环境磁疗最理想的区域。温泊的水温常年保持在零上14℃左右,即使在地面温度零下40℃以下,温差54度以上时,仍然不冻,热气腾腾。在地理条件完全相同的一个水域内,三处景观差别很大,各不相同,令人称奇道绝。温泊由"源头泊"、 "神秘泊"、"仙境泊" 三个小型湖泊组成。
温泊终年不冻。在最冷的“三九”天里,它的一般水温为14℃,南部水温偏低,为8℃,北部则高达14℃,在这咫尺之地,气温之差竟达6℃之大,似乎是一个难解之谜,不能不使人感到惊奇。据地质水文工作者推测,在温泊北部方向的石龙熔岩台地下,有一个地热出口,热水从此冒出后,与玄武岩中的冷水混合,然后,又潜入温泊,使这里的水温常年保持在40℃以上,四季不结冰,却热气腾腾、云雾缭绕。池面上袅袅升腾的热气,如缕缕轻纱缥缥缈缈,经微风吹到岸上,立刻挂到零下30℃严寒中的柳枝、芦苇、蒿草上,并迅速凝结成洁白、晶莹的冰花,学名称之为雾淞,这里叫树挂。冬天的清晨,温泊四周,一枝枝一簇簇的雾淞,使林木变成洁白无瑕的玉树琼枝,呈现出“白杨吐玉蕊,垂柳开银花”的绝妙景象。远远望去:“疑是银花昨夜开”,那棵棵蒿草,附挂着毛绒绒的小冰晶,既像一丛丛盛开的白珊瑚,在银色的大地... 。”..
在一个古老年代的端午节,有一位达斡尔巴图莫日根青年猎人,到药泉山下打猎,用箭射伤了一只梅花鹿,小鹿带着箭伤顺着二龙泉向这处神泉跑来。猎人紧追其后, 见它跳入水中很快止住血后飞快地在林中消失。惊得目瞪口呆的猎人连忙捧一口水喝,只觉辛辣清凉,疲劳顿消,水池里气泡翻涌,像烧沸的开水,用手再摸冰冷异 常。一向崇奉神灵的达斡尔族猎人,立刻明白是神鹿指引发现药泉,于是跪地叩拜,呼其“神水”,堆起石块作为标记,回家后率族人来此饮水洗浴。有伤口的冲洗 后很快痊愈,胃疼、腰腿疼都见奇效,萨满告知众人此乃“圣水女神”指点,此事很快传到附近的满族、蒙族、鄂温克、鄂伦春族人那里,从此把这个日子定为“药 神日”,每年的这个时节人们欢聚药泉,称为“药泉会”和“圣水节”,白天放牧打猎、饮水洗泉,夜晚篝火狂欢,男女老少喜气洋洋一个月后才渐渐散去。离开 时,系红绸于树枝上,表示病魔驱除,一年安康,流传至今。石碑下的那片翻花泉就是当年神鹿示水的地方,是千百年来各族人民崇拜的北海眼“神泉旧址”。

北药泉景区





















结束了五大连池的游览,我们继续向南,今晚入住绥化。沿途景色。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