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宋代虔州四贤之·周敦颐与爱莲池

(2020-02-26 08:49:59)
标签:

图片

文化

旅游

风景

杂谈

分类: 赣州历史人文

宋代虔州四贤之·周敦颐与爱莲池

 

周敦颐(1017-1073年),又名周元皓,原名周敦实,字茂叔,谥号元公,湖南道县人。“因家居庐山莲花峰下,所居曰濂溪,世称濂溪先生”,以志清白。

周敦颐是北宋五子之一,是宋朝儒家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文学家·、哲学家,著有《周元公集》《爱莲说》《太极图说》《通书》(后人整编进《周元公集》)。所提出的无极、太极、阴阳、五行、动静、主静、至诚、无欲、顺化等理学基本概念,为后世的理学家反复讨论和发挥,构成理学范畴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宋宁宗赐周敦颐谥号为“元“,因此周敦颐又被称为“元公“;到宋理宗时,从祀孔子庙庭,确定了周敦颐的理学开山地位。

宋庆历四年(1046),周敦颐在南安军(今大余县)任司理参军时,创始理学并收“二程”(程颢、程颐)为徒;十多年后嘉祐五年(1060),周敦颐以国子监博士通判虔州(今赣州)。周敦颐曾在雩都县罗田岩“濂溪阁”讲学。

北宋嘉祐元年(1056),周敦颐调任赣州通判。在任四年,周敦颐兴办书院,传播理学思想,赣南的理学传播与教育蓬勃发展,著有《太极图》《太极图说》《通书》《易说》四篇著作,《养心亭说》《爱莲说》《拙赋》三篇短文,史截“豫章理学节义,为海内师表,而赣郡尤著”,则完全得益于周敦颐。赣州城因周敦颐而文化昌盛,教学成风,也因此成为宋理学之祖地,大理学家朱熹也为其四世传人。

周敦颐在南安(今大余县)创立理学。赣州学者周建华曾在博客“周敦颐在虔州讲学的清溪书院”中介绍,周敦颐和知府赵清献共同讲学的地方是“清溪书院”,其地址在赣州市水东玉虚观。

清同治年间,赣州分巡白启明、知府任进爵又重修濂溪书院,现赣州第一中学内。

嘉佑八年(1063年)的5月,周敦颐应邀与一群文朋诗友游玩聚会。兴之所致,大家便相约写诗作文。周敦颐一气呵成挥笔而就一篇119字的散文,就是名传后世的《爱莲说》。

据说,爱莲池在全国有好几处:1,爱莲池故址在今湖南省邵阳市城北路6号市政府院内。2,嘉佑六年(1046)至治平元年(1064),周敦颐曾任赣州通判,他为人清廉正直,襟怀淡泊,平生酷爱莲花。因此在他的府治东侧开辟一块四十余丈宽长的莲池,池中建赏莲亭,南北曲桥连岸。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披霞含露,亭亭玉立。每当微风吹过,田田荷叶轻摇,朵朵鲜花颔首,阵阵馨香扑面。先生凭栏放目,触景生情,爱莲花之洁白,感宦海之混沌,写下了著名的《爱莲说》。后来,人们便把这莲池誉名为"爱莲池"。3,爱莲池,位于江西九江星子县原南康府衙故址东侧。

《爱莲说》全文  作者: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fán)。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有的版本为甚)爱牡丹。予(yú)独爱莲之出淤(y)泥而不染,濯(zhuó)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xiè)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yì)!菊之爱,陶后鲜(xin)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为纪念周敦颐先生在虔功德,赣州在军门楼广场树立四贤坊,位列其中。早年赣州设濂溪路,赣州一中院内保留有濂溪书院,城北城墙内保留爱莲池一座。以志纪念。(周敦颐资料来自网上综合,非本人考证)

本人陋作七言律诗一篇颂之—— 

 


 

宋代虔州四贤之·周敦颐与爱莲池

 

北宋濂溪推理学,五行顺化主兴昌;阴阳论著渊深邃,太极修为浩博泱。

无欲至诚钦亮德,爱莲履洁敬传芳;乡荣英物千秋曜,虔地青冰慧炬光。

 

 

注:濂溪,湖南省道县水名。宋理学家周敦颐世居溪上。周晚年移居江西庐山莲花峰下,峰前有溪,因取旧居濂溪以为水名,并自以为号,世称濂溪先生。宋黄庭坚有《濂溪诗》。《宋史·道学传一·周敦颐》:﹝周敦颐﹞以疾求知南康军。因家庐山莲花峯下,前有溪,合於湓江,取营道所居濂溪以名之。

理学,也叫道学。宋明时期的唯心主义哲学思想。由二程(程颢、程颐)创立,经朱熹继承发挥,形成客观唯心主义体系,称为程朱学派。由陆九渊创立,经明代王守仁加以继承发挥,形成主观唯心主义体系,称为陆王学派。理学是先秦以后儒家学说的继承和发展,也吸收了老庄、佛教、道教的某些思想,成为宋元明清的官方哲学。

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我国古代思想家用这五种物质来说明世界万物的起源。五行说把自然界一切事物的性质纳入这五大类的范畴。

顺化,听任自然,顺从自然的变化。晋慧远《沙门不敬王者论·出家》:知生生由於禀化,不顺化以求宗。求宗不由於顺化,则不重运通之资。

兴昌,兴起,昌盛。汉王充《论衡·正说》: 唐、虞、夏、殷、周者,土地之名。尧以唐侯嗣位,舜从虞地得达,禹由夏而起,汤因殷而兴,武王阶周而伐。皆本所兴昌之地。

阴阳,阴阳是一个简朴而博大的中国古代哲学。阴阳哲理自身具有三个特点:统一、对立和互化。阴阳有四对关系:阴阳互体,阴阳化育,阴阳对立,阴阳同根。如:1,指山丘的北面和南面。《诗·大雅·公刘》:"相其阴阳,观其流泉。,2,古代指宇宙间贯通物质和人事的两大对立面。指天地间化生万物的二气。《易·系辞上》:"阴阳不测之谓神。"3,天地。《礼记·郊特牲》:"乐由阳来者也,礼由阴作者,阴阳和而万物得。"4,日月。唐杜甫《阁夜》诗:"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4. 春夏和秋冬。《文选·古诗<</span>驱车上东门>:"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5,君臣。《楚辞·九章·涉江》:"阴阳易位,时不当兮。"以及男女、律吕、死生,生杀、动静等等。

渊深,1. 深邃;深厚。南朝梁 陶弘景 《周氏冥通记》卷二:德操渊深,世无其比。” 2. 渊之深处。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嗟我昆弟,新生之作,新泉之涌于渊深其非远矣。

太极,指派生万物的本原。所谓太极即是阐明宇宙从无极而太极,以至万物化生的过程。其中的太极即为天地未开、混沌未分阴阳之前的状态。易经系辞:"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两仪即为太极的阴、阳二仪。《周易·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修为,1. 实行。 明钱德洪《王守仁<大学问>附录》:师常曰:吾此意思,有能直下承当,只此修为直造圣域。” 2. 修行。 明单本《蕉帕记·提因》:不知弟子怎么修为,纔到上乘。

浩博,广博繁多。元刘壎《隐居通议·诗歌二》:今人读杜诗见汪洋浩博,茫无津涯。

无欲,无欲,乃取舍的最高境界。林则徐有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至诚,至诚是儒家的最高思想境界,至诚无息,至诚无妄。廉溪先生曰:"无妄者,至诚也。 "

亮德,明德。清黄景仁《杂咏》:"遗簪与敝帷,千载钦亮德。"

履洁[ l jié ],亦作 履絜 。躬行廉洁之道。南朝梁萧统《序》: 楚人屈原,含忠履洁。 宋杨亿《君可思赋》:中履絜以好修兮,外葆光而虚受。

传芳,流传美名。《晋书·元帝纪论》:岂武宣餘化犹畅于琅邪,文景留仁传芳于南顿。” 

乡荣,谓有荣于乡里。唐韩愈《送陈密序》:﹝密﹞今将易其业而《三礼》是习,愿先生之张之也,密将以为乡荣。

英物,杰出的人物。酹江月·驿中言别友人邓剡 水天空阔,恨东风不借、世间英物。宋文天祥《酹江月·驿中言别友人》词:水天空阔,恨东风不借、世间英物。

虔地,指虔州,今赣州。

青冰,见青蓝冰水青出于蓝,冰寒于水的略语。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清·陈康祺《燕下乡脞录》卷四:“桐城派古文,望谿开之,海峰继之,至惜抱而其传始大,此天下之公言也。惜抱出于刘门,世几有青蓝冰水之喻。

慧炬,佛教语。谓无幽不照的智慧。《涅盘经》卷二一:"汝於佛性犹未明了,我有慧矩,能为照障。唐王勃《益州德阳县善寂寺碑》:"奏鸣凤於天歌,下清羣籁;腾烛龙於慧炬,俯镜重昏。"

 

以下图片来自网上—— 

宋代虔州四贤之·周敦颐与爱莲池

宋代虔州四贤之·周敦颐与爱莲池

宋代虔州四贤之·周敦颐与爱莲池
清·翁方纲楷书“爱莲说”
宋代虔州四贤之·周敦颐与爱莲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疫战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