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暑

标签:
风景旅游图片文化杂谈 |
分类: 诗歌 |
扶桑,别名佛槿、朱槿、由于花色大多为红色,所以中国岭南一带将之俗称为大红花。常绿灌木,花单生于上部叶腋间,常下垂;花冠漏斗形,直径6-10厘米,玫瑰红色或淡红、淡黄等色,花瓣倒卵形。蒴果卵形,长约2.5厘米,平滑无毛,有喙。扶桑是中国名花,在华南栽培很为普遍。花期长,几乎终年不绝,花大色艳,开花量多。
伏暑
红花流火赫,青树蚱蝉啼;伏暑生篱翠,炎阳照圃畦。
注:火赫,炎赤貌。唐 李白《感时留别从兄徐王延年从弟延陵》诗:“骄阳何火赫,海水烁龙龟。”
青树,常绿乔木。亦泛指绿树。《山海经·大荒西经》:“西海之外,大荒之中,有 方山 者,上有青树,名曰柜格之松,日月所出入也。” 唐 李贺 《春归昌谷》诗:“青树 驪山 头,花风满 秦 道。”
蚱蝉[ zhà chán ],俗称知了。《纲目》:蝉,诸蜩总名也。夏月始鸣。
蝉啼,蝉的哀鸣声。 唐太宗 《秋日效庾信体》诗:“蝉啼觉树冷,萤火不温风。
伏暑,炎热的伏天。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邮政·喂养》:“若伏暑之鞍,又宜急卸。”
生篱,乔木和灌木密植而形成的篱垣。
炎阳,烈日。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沮水》:"炎阳有亢,阴雨无时。" 南朝 梁简文帝 《苦热行》:"六龙骛不息,三伏起炎阳。"
圃畦[
二零一八年六月十四日,拍摄于赣州北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