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咏·通泉草

标签:
风景图片文化杂谈 |
分类: 诗歌 |
通泉草,别名:脓泡药、汤湿草、猪胡椒、野田菜、鹅肠草、绿蓝花、五瓣梅、猫脚迹、尖板猫儿草、黄瓜香;为玄参科通泉草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高3-30厘米,无毛或疏生短柔毛。总状花序生于茎、枝顶端,常在近基部即生花,伸长或上部成束状,通常3-20朵,花疏稀;花萼钟状;花冠白色、紫色或蓝色。蒴果球形;种子小而多数,黄色。花果期4-10月。生海拔2500米以下的湿润的草坡、沟边、路旁及林缘。
冬咏·通泉草
泼风云聚涌,穴野水通泉;惊霰沉雷响,屠苏贺雪年。
注:泼风,疾风,大风。形容速度快、来势猛。
穴野,掘地。元戴表元《耕宽堂赋》:“穴野而渠,粪山而畲,弓培寸垦,岁无赢储。”
惊霰,飞舞的霰珠。宋梅尧臣《迟雪》诗:“惊霰夜将集,广庭朝复迷。”
屠苏,药酒名。古代风俗,于农历正月初一饮屠苏酒。“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宋代诗人王安石的《元日》诗生动而形象地描绘出古时过年的欢乐景象,也道出了古人过年饮屠苏酒之风俗。
贺雪,冬雪为丰年瑞兆,古代群臣每于雪后奉表献诗祝贺,称贺雪。《南史·宋纪中·文帝》:“﹝元嘉十四年﹞冬十二月辛酉,初停贺雪。”唐李洞《哭栖白供奉》诗:“贺雪已成金殿梦,香涛终负石桥期。”参阅宋高似孙《纬略·贺雪》。
十二月四日在赣州北门财神庙空地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