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疏·香附子
标签:
风景图片文化杂谈 |
分类: 诗歌 |
香附,别名莎草、大香附、土香(台湾和闽南一带)、水香棱、地藾草,为莎草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三棱形,高40厘米;叶近基生出,细长,呈线形,略比茎短,约20厘米。叶脉平行,中脉明显,春夏开花抽穗。莎草多生于山坡草地或水边湿地上,在中国广大地区都有分布。
香附,始载于《名医别录》,列为中品。《唐本草》始称香附子。《本草纲目》列入草部芳草类,名“莎草香附子",并云:“莎叶如老韭叶而硬,光泽有剑脊棱,五、六月中抽一茎三棱中空,茎端复出数叶,开青花成穗如黍,中有细子,其根有须,须下结子一、二枚,转相延生,子上有细黑毛,大者如羊枣而两头尖,采得燎去毛,暴干货之”。花期6~8月。果期7~11月。
扶疏·香附子
江浦飘青霭,瑶枝欲抱风;神农尝百草,秀野吐香绒。
注:扶疏,1.枝叶茂盛的样子:花木~。2.婆娑起舞的姿态。
抱风,犹捕风。
香绒,华丽的丝绒。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