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花落尽果熟红
标签:
风景图片文化美食杂谈 |
分类: 风景 |
山花落尽果熟红
涧肃林寒荒草露,燋花落尽果橙红;
鱼刺龙葵甜野柿,苦槠毛栗脆梧桐;
注:
燋花jiāo huā,为枯萎的花。
这里叙述了十二种秋冬野果:山楂、酸枣、牛腰子果、枳椇、金樱子、火辣果、乌鱼刺(菝葜)、龙葵果、野柿、苦槠子、毛栗籽和梧桐籽。
候鈡,指时钟、自鸣钟。
手头缺乏原作图片,以下图片来自网上——
牛腰,即牛腰子果。又名牛腰子果、狗腰子、八月瓜、八月炸、九月炸、通草果、野香蕉,中药名称"预知子"。不同地方的叫法有所不同,如福建等地把八月瓜称为"拉"(音)。三叶木通的果实,野生果品。因八月果熟开裂而得名。果味香甜,为无污染的绿色食品,有"土香蕉"之称。
龙葵果,潮汕地区称之为乌点归,河南周口地区称之为黑甜甜,河北沧州地区称之为野茄子,京津唐一带称之为狗奶儿,内蒙古赤峰地区和山东部分地区称之为焉柚儿,东北地区别名甜甜,黑黝黝,黑端端,安徽地区别名大专柳,因为其型似葡萄故河北南部也称之为野葡萄,果实熟透后可采食。
火棘:又叫牛虱子果、羊山咪树、长匍茎胡颓子。多年生常绿攀援灌木,成熟果实鲜红色至紫红色,鲜果生食,可食部占91 %,甜酸,适度可口,水分充足,颜色鲜艳,可做果汁、罐头、蜜饯。 羊奶果一般用于水果食,有两个品种,一个味甜些,另一个果型小一点,小果型的现在山上还有野生的。
乌鱼刺(菝葜),又名金刚刺、金刚藤、铁菱角、马加勒、山归来,多年生藤本落叶攀附植物。根状茎粗厚,坚硬,为不规则的块状。叶薄革质或坚纸质,圆形、卵形或其他形状,下面通常淡绿色,较少苍白色。伞形花序生于叶尚幼嫩的小枝上,具十几朵或更多的花,常呈球形,花绿黄色,雄花中花药比花丝稍宽,常弯曲;雌花与雄花大小相似,有6枚退化雄蕊。浆果熟时红色,有粉霜。花期2-5月,果期9-11月。
苦槠子,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是山毛榉目,壳斗科,锥属乔木,高稀达15米,胸可达50厘米,树皮浅纵裂,枝、叶二列均无毛。通常一侧略短且偏斜,叶片革质,花序轴无毛,雄穗状花序通常单穗腋生,壳斗有坚果偶有2-3个,近圆球形,顶部短尖,果脐位于坚果的底部,4-5月开花,10-11月开始结果成熟。


酸枣,又名棘、棘子、野枣、山枣、葛针等,多野生,常为灌木,也有的为小乔木。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1~4米;小枝称之字形弯曲,紫褐色。酸枣树上的托叶刺有2种,一种直伸,长达3厘米,另一种常弯曲。叶互生,叶片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长1.5~3.5厘米,宽0.6~1.2厘米,边缘有细锯齿,基部3出脉。花黄绿色, 2~3朵簇生于叶腋。核果小,近球形或短矩圆形,熟时红褐色,近球形或长圆形,长0.7~1.2厘米,味酸,核两端钝。花期6~7月,果期8~9月。
枳椇,为鼠李科枳椇属植物,落叶阔叶高大乔木,树高可达30米,别名拐枣、鸡爪梨、万寿果、结肉子、结肉籽、桔扭子、鸡爪树、鸡爪果、鸡脚爪、万字果、梨爪子等,我国大部份省区均有零星分布,野生。
金樱子,常绿攀援灌木,高可达5米;小枝粗壮,散生扁弯皮刺,无毛。小叶革质,通常3,稀5;小叶片椭圆状卵形、倒卵形或披针状卵形,边缘有锐锯齿,上面亮绿色,无毛,下面黄绿色;托叶离生或基部与叶柄合生,披针形,边缘有细齿。花单生于叶腋,直径5-7厘米;花瓣白色,宽倒卵形,先端微凹;果梨形、倒卵形,稀近球形,紫褐色,外面密被刺毛。花期4-6月,果期7-11月。


野柿,山野自生柿树。小枝及叶柄常密被黄褐色柔毛,叶较栽培柿树的叶小,叶片下面的毛较多,花较小,果亦较小,直径约2-5厘米。
毛栗子,又称板栗、毛栗、凤栗、栗果等,是壳斗科栗属的植物。
梧桐籽,梧桐树的结籽。花期6-7月,果熟期10-11月。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