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由赣州大公西路说开去

(2016-12-18 11:19:40)
标签:

图片

文化

杂谈

历史

分类: 赣州历史人文

由赣州大公西路说开去

 

赣州在三十年代开辟大马路时就开辟了大公路,当时基本是根据街巷走向来布局的,解放后依然延续着使用。这条路五六百米长,是老城区东西走向通道。那么大公西路又是怎么回事?简单来说就是大公路的西延。

1958年赣州新辟了一条80米宽的红旗大道(大道两旁的交汇路口没做规划),并在红旗大道南侧开设了六条街道;又在1966年从健康路打通了江东庙路至红旗大道的出口,至此,六十年代前再无新修马路。

由于那时没有规划,赣州马路很多是丁字路,断头路,而大公西路和厚德路西都是八十年代打通的。此段大公路的西延,是征用了原高园上巷和原火柴厂及附近民宅而打通的。因为赣三中、赣南医学院和大量民宅的阻隔,再想前行似乎是不可能了。因此也不能继续往西打通至二康庙和章江边,依然是丁字路。再比如,健康路不能与黄屋坪相接;东桥路不能与官园里或是张家围路相接;等等都是牵扯到单位要拆迁的困难。所以赣州老城区的公交线路也很绕。为什么七、八十年代前划地盘给单位,为什么不规划避开路口来呢?又为什么允许在路与路的对接处搞建筑呢?造成后来开路开到哪算到哪(眼前这步管几十年就够了),完全没有通盘管一百年的规划所致。

最近赣州虽然进行了文明大道的东延,但要破口接通的主干道还多着呢!如红旗大道西延,却在2008年搬迁赣州有色冶金机械厂后并未直延西河江边,而是在江边建设了国际时代广场,使这么标杆的路依然是断头路。可见历史教训还是没有汲取。

于是,想到与大公西路尽头直角交汇处,后来又修建了所谓环城路。这条环城路的形成,是几十年前因为修建南门广场,造就了东园西园,而西园旁边那段路(与青年路直角交汇),在九十年代又延伸到了“下壕塘”,2000年后又延伸至西河滨江。它的延长是典型的走一段延一段,后来拐弯去章江边了。那么这段路当时怎么取名呢?大概是因为建设在西门城墙脚下吧?有人想到要传承千年宋城文脉,正好此路路经原来的城墙脚下,绕了一小段名存实亡的老城墙,那就取名“环城路”吧!这也太绕了吧?市民点评说,“绕绕绕,绕个毛,绕到城墙去下濠(塘)。”

再说,连老城区都环绕不了还环城?取名真是令人匪夷所思?何不取个虔州路、宋城路?(奇怪的是宋城路取给了西河大桥外的一段路!历史上这是城外乡下,这又是牛头不对马嘴啊!)看来,要注意历史传承和运用得体,这取名还真有学问嘞!

由赣州大公西路说开去
大公西路,环城路入口。
由赣州大公西路说开去
大公西路
由赣州大公西路说开去
大公西路
由赣州大公西路说开去
大公西路
由赣州大公西路说开去
大公西路
由赣州大公西路说开去
大公西路
由赣州大公西路说开去
大公西路,文清路出口。左右文清路,直对大公路。
由赣州大公西路说开去
大公西路赣州工商银行

下面是与之直角交汇的环城路——

由赣州大公西路说开去
与大公西路直角交汇的环城路,通往下壕塘、赣南医学院和章江边。

由赣州大公西路说开去
环城路另一端,通往青年路、南门口西园和红环路直至红旗大道。
由赣州大公西路说开去
站在大公西路末端看环城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落黄的银杏
后一篇:怡情·龟角尾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