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车巷,流逝的岁月和往事沉封(二)
标签:
历史图片文化杂谈 |
分类: 赣州历史人文 |
风车巷,流逝的岁月和往事沉封
(二)
大约是1957年,风车巷公厕出现反动标语,赣州第二派出所将厕所附近的小孩,一起召集在大公路石门楼派出所开会,要找出作案之人。一天晚上我也被请去,现在叫喝茶哈!所长老胡笑着,摸摸口袋说,“今天我带了副铐子,看看你们哪个承认了?就没事!”随即,手插进口袋,摇着“磕磕”响,大家知道是钥匙,只是不敢说罢了!在座的四、五个孩子你望我,我望你,没一个说话的。我在想,别说铐子在你们这里不稀奇,连枪都有。
就这么干坐着挨了十几分钟,有的孩子逼急了,哭起来说,“我偷了家里两分钱买吃的!”还有的说,“在学校损坏了公物!”再有就是,“爬邻居家的柚子树,偷树上的柚子。”。。。就这么耗着耗了一个多小时,问不出什么就散了,临走所长对大家说,“我这儿记着呢,什么都知道,看你们说还是不说?”后来呢?再也不见有什么消息了。
1960年冬天,下了场大雪,麻子家前面竹棚倒塌了,因为没钱去维修竹棚给撂荒了。这时候,附近的文化宫挺闹热地,孩子们都转移到文化宫去玩了。
紧接着就是三年灾害时期,这竹棚被征用做生产囤积肥料地点。每天老表将清早收集到的大小肥料囤积在这里,又转运出去。忒臭,周边居民意见挺大。但也没办法,克服克服,大办农业,支援农业生产嘛!
过年的时候,街上一些淘气的小朋友,买些电光爆竹,往尿缸屎缸里扔,炸得臭气熏天。很快,三年自然灾害过去了,这个囤肥点给拆了。
文革开始后,竹棚这里被房产搭建一栋双层砖木结构的居宅,由房产职工老连居住,一直到七十年代末搬走。后来,这楼又租给了别家。而麻子家却在风车巷租居lei家的老房子,(lei家老屋收归国有了,改造了成公房)居住多年。到了七十年代,麻子已经是五、六十岁的人了。在街边纳凉的时候,他也会插几句话,他手中端了杯寡茶:“我年轻的时候,不吹牛皮,一千多斤的重载板车,一口气拖到红门楼。”只见
ceng家麻子一直未能将自己的土地要回来。八十年代初,将撂荒的公厕(20平方米左右)要了来(等于是对换了土地),由ceng家三弟兄共同在这里建起一栋钢筋水泥三层楼。也算是有个安乐窝了。
ceng家老三连升,年少时不学好,夜晚常常去路上拦截下晚自习的女学生。深夜了又吓唬下班的女工。吓得家长连夜去接送。后来被送去九江农场劳教几年,回来也没工作,社会上打流。后来结婚生子,继续在社会上混。到了九十年代末,一次去水上派出所偷枪,被追逃,无路可走,开枪自杀了。而他的儿子是个老实的人,早几年我还看见他在街上给店家做帮工。因为没什么文化,只能靠力气谋生养家活口。
原先的风车巷出口堵塞了,成了店面。
原先的风车巷小路,狭窄了半条小巷。将兴国老霸家大门堵了。

后建的建筑将这栋老屋挡住了。

风车巷中段

lei家后建的房子院落

老墙

转角处

过道

原先的铝制品厂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