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寿宫,不再只有传说
标签:
图片文化历史 |
分类: 赣州历史人文 |
万寿宫,座落在赣州郊区七里村境内,建于明代。为三进式砖木结构,坐北朝南,东、西、北三面为封火墙,进深96米,面阔45米,第一进为古戏台,第二进为天井、走廊,第三进为神位。整座庙宇规模宏大,为水东寺庙之首,是当地群众祭祀许真君的一座庙宇,又称“真君庙”。建国后,万寿宫一直由赣州贮木场使用,第一进的戏台被毁,改成了职工宿舍,二、三进成了食堂。1988年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时,赣南盛产木材,水运发达。明代以来,章贡区水东七里镇的贡江河畔是赣南最大的木材集散地,贡江流域11个县(市)的木材均聚集在这里,扎成大水排,通过赣江、鄱阳湖、长江运往上海和江浙一带。由于水运木排容易散架,非常危险,人们需要祈求一个水上保护神来保佑,为此,就建起了万寿宫,将许逊奉为保护木材水上运输安全的行业保护神。当时,赣南虽建有多个万寿宫,但最大且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七里镇万寿宫。
七里镇万寿宫,史料记载,这个万寿宫为本地和福建、广东、江浙的木材商人集资修建和维修,最近的一次维修在清朝咸丰年间。
解放以后,政府将所有的木材商人和木材运输工人组织起来,成立了赣州贮木场,从事现代化的木材运输,贮木场就建在万寿宫旁,万寿宫在这些商人和木材运输工人乃至赣南的木材、水运行业中占有很重的分量。随着历史变迁,大部分万寿宫建筑都已在风云变幻中坍塌与湮灭,即使未被毁的,也因为年久失修,只剩残垣断壁,处于即将消失的边缘。面对这样的境况,抢救这一文化遗产尤显必要与迫切。现存的万寿宫,所幸前几年民间集资,经历简单修缮,顺利地完成了二进、三进的维修工程。原址其余部分由于历史变迁,现已被单位和居民占用。
近闻,赣州七里镇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公布,七里镇将由仙娘庙、万寿宫、状元阁、康王庙、窑包、旅游客栈、会所、陶瓷展示馆、停车场、缆池公园、十字街、庙前街、恢复河排组成。而日前,时光赣州(七里古镇)项目也已签约,通过整合七里古窑、贡江古榕树、古建筑群、古庙、古码头等文旅资源,
七里镇开发规划和保护重建在即,值得庆幸的是,七里镇万寿宫理事会保存有原貌建筑图纸。为不久期待的恢复万寿宫原貌,保护这座极具历史价值的宫观,留下了最佳模板。万寿宫,不再只有传说。
下面是早年拍摄的万寿宫景致,基本没变化——
万寿宫周边

万寿宫周边

万寿宫周边建筑

万寿宫外建筑

雕刻门楣
下面是万寿宫景致——

戏台

万寿宫内景戏台

万寿宫内景

万寿宫内景

万寿宫内景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