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景凤山·风眼井

(2016-06-24 10:54:50)
标签:

风景

文化

杂谈

分类: 赣州历史人文

景凤山·风眼井

 

       三山五岭八景台,十个铜钱买得来。赣州景凤山,不属于三山,倒是在三十六条街,七十二条巷。之中的一条小巷。景凤山(巷)位于老城区东北部,南与嘶马池、凤凰台(巷)相接,西北通章贡路东段,东北拐曲与攀高铺垂直相接,目测长近300米。 此巷属于攀高铺古巷群,即以城北攀高铺、方杆巷、景凤山、坛子巷、米汁巷、姚衙前、凤凰台、嘶马池、桥儿口等为集群的古巷。
       
解放后巷内曾有景凤山小学,后并入嵯峨寺小学,原址先改粮食仓库,今改为章贡区第六保育院。早传此巷曾有大王庙,而且说今保育院(粮食局仓库)即为此庙旧址。巷中有一水井,属于赣州城三十六口大井之一,名凤眼井,俗称景凤山井,至今仍在使用。

      另据赣州 文瑞等人推断:此巷西巷口,在清代建省育婴堂,后迁移到府署前左。景凤山原有真武庙,即景德观。据史载,育婴堂从宋代刘任知军时起便有了,并不是现人错误地想像为外国教会进入中国后的泊来物。

     大王庙、景德观、育婴堂、真武庙、凤眼井,能有这么多历史人文遗址出现这里,显示着这条小巷的渊源深厚的历史。流连在此古巷,除了传说,和几栋稍古的建筑,一切都不复存在了,唯有凤眼井还流淌着清洌的水,洗衣妇在不停地搓洗衣裳,那水哗哗地响着,仿佛在诉说着一段古老的历史?

     如今,这条小巷也随着赣州的保护性规划,与其他历史街区一起拆迁开始了。赣州恢复古城的大动作,究竟能搞成什么样?我们心里在祈祷,愿历史人文景观迭现,多彩绚丽!

景凤山·风眼井
此巷由桥儿口入——这房子七十年代前建设的
景凤山·风眼井
土墙老屋
景凤山·风眼井
往凤凰台小巷
景凤山·风眼井
民国老屋
景凤山·风眼井
门脸
景凤山·风眼井
内院
景凤山·风眼井
夹杂新楼
景凤山·风眼井
小巷,前面是风眼井
景凤山·风眼井
杂居
景凤山·风眼井
风眼井,麻条石砌成
景凤山·风眼井
有几百年的老井
景凤山·风眼井
井边洗刷
景凤山·风眼井
该井保护不错
景凤山·风眼井
全部是麻条石铺就
景凤山·风眼井
瓮门
景凤山·风眼井
老屋,麻条石门楣
景凤山·风眼井
小巷
景凤山·风眼井
这是相邻的凤凰台小巷
景凤山·风眼井
右边的有点沧桑,左边是六七十年代搭建的。
景凤山·风眼井
老屋,有点百年沧桑了。
景凤山·风眼井
瓮门,此去章贡路
景凤山·风眼井
景凤山巷转角处
景凤山·风眼井
保育院
景凤山·风眼井
保育院
景凤山·风眼井
过去就是攀高铺
景凤山·风眼井
回首再拍井
景凤山·风眼井
快要拆迁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