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墙的沉思

标签:
历史图片文化 |
分类: 杂记 |
古城墙的沉思
赣州城墙是古城的活化石,和福寿沟一样也是老城的经典标志。
1958年赣州扩城和建设红旗大道,使赣州失去一半的古城墙。要不是为了阻挡贡江洪水的侵袭,只留下了3.4公里长度,怕是早已损毁无存了。1999年,为了保护这段仅存的古城墙,赣州索性对它进行完全包夹,使得外观上结实如新。现在赣州很难找到一张1999年包夹前的照片了。谁料到这一包夹,损失巨大——使她失去了申请世界物质文化遗产的提名。请看相关报道——
赣州古城墙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2004-12-10 01:18:15)
大江网讯[江西日报] 记者梁健报道:日前,记者从赣州有关部门获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赣州古城墙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目前,有关申报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赣州古城墙始建于东晋,从北宋开始逐段用砖石修建而成,是我国保留至今的惟一宋代砖城墙,1996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赣州市委、市政府对赣州古城墙的维修及规划保护工作十分重视,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整体规划,并按规划要求建设了沿古城墙的宋城历史公园。同时,该市积极开展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以加大对古城墙的保护力度。(大江网-江西日报)
而在此后再也没有出现在名单中——
2008年,中国明清城墙:南京城墙(江苏省南京市)、兴城城墙(辽宁省兴城市)、临海台州府城墙(浙江省临海市)、寿县城墙(安徽省寿县)、凤阳明中都皇城城墙(安徽省凤阳县)、荆州城墙(湖北省荆州市)、襄阳城墙(湖北省襄阳市)、西安城墙(陕西省西安市)2008.03.28列入预备名单列入标准:ⅢⅣ
此后多年,市里自己也不再提起此事了。这倒好,鼓吹撩泼申遗的是他们,偃旗息鼓无声无息冷落的也是他们,。。。不提及申遗总得给个理由吧?。。。不仅使人联想到孩子做错事,一般是悄悄溜走不说话的。是否如此?
再回首1958年扩城挖去南面遛弯那段足足一半的城墙,因为地势高不存在水患,连护城壕都一道湮灭了。那些城墙砖敲碎,早已成了赣州大街的铺路石。赣州饭店拆除后,拆下的城墙砖堆在涌金门城墙上,那些铭文砖见证了城墙的历史。留给我们的教训是,这样的错误不能再犯。
我从小生活在赣州,无数次游玩在建春门—涌金门这段古城墙上。她,墙砖风化得厉害,墙上一堆堆裸土,杂草丛生坑坑洼洼,有的已经坍塌。每次洪水来临,大水漫过江堤,所幸有城墙阻挡,才免于大水入城浸没。九十年代初,我看过一次大水距离城垛仅仅一米,不免担忧城墙是否牢靠?
作为城墙阻挡洪水功能来说,的确需要加固,甚至加固得像水坝一样。
但作为保护物质文化遗产角度来说,那只能修旧如旧,尽量不损害原样。包夹是不可取的,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两难处境,这要借鉴各地成功经验。
奇怪的是,瓮城并没有完全包夹,袒露着红石风化的沧桑。是手下留情还是技术难题致使无从下手修复?
我们暂且往后飞速一百年,后来者挖开钢筋水泥的包夹,会不会发现有价值的历史文物?到那时一定会有两全其美的办法,既保护了城墙古迹,又使赣州城在洪水面前固若金汤。
再由此上溯穿越一百年,五百年,古人何尝不是这样想的?

这段没怎么修复,西门段。近年拍摄的。

此照片拍摄于2002年前,刚刚包夹的城墙。此地为濂溪路段建设的房子是“商贸城”,2003年“商贸城”被新任赣州书记叫停,拆除建设宋城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