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状元戴衢亨

标签:
图片文化历史 |
分类: 赣州历史人文 |
清代状元戴衢亨
戴衢亨(公元1755——1811年),字荷之,号莲士,清大庾(今赣州市大余县)人。
戴衢亨课业卓异,7岁能即诗文,以致惊动朝庭大臣与博学贤能。当时,他正肄业庐山白鹿洞书院,诗文已刊刻在书院的石壁间。
乾隆四十一年皇帝巡视天津,命戴以举人身份应诏试,因成绩突出,钦取一等,授内阁中书,次年入选军机处;乾隆四十三年(1778)戊戌殿试一甲一名,科状元,授翰林院修撰,累主江南、湖南乡试。后任兵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体仁阁大学士兼翰林院掌院学士。戴衢亨从政谨饬清慎,颇有远见,为嘉庆时重臣。历任侍读学士、军机大臣、体仁阁大学士等职,赠太子太师,谥文端。 戴衢亨从20岁入内阁中书起至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病逝,为官35年,前后任职14个,官高、位显、权重,但他总能兢兢业业,以“持躬正直,学识淹通,体用兼优,忠勤懋著”态度,获得皇帝赞赏,亦为同僚和下层吏民所称道。
嘉庆十五年(公元1810年)正月,戴衢亨入体仁阁大学士,仁宗皇帝赐诗祝贺,可见他在最高统治者心目中的地位之重。
在赣州府、南安府(今大余),戴衢亨一家素有“科甲门第”之称。其叔均元,字修之,乾隆进士,嘉庆时迁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授军机大臣,又拜文渊阁大学士。叔侄相继为枢相,世上少有。戴衢亨的父亲戴第元、兄长戴心亨均为进士出身,显赫于朝。他们四人合称为“西江四戴”,并被誉为“叔侄两宰相,一门四进士”。至今赣南民间盛行的“状元红”、“荷包胙”两种食品,均与戴衢亨中状元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