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老人耗尽最后一点灯油

标签:
杂谈 |
分类: 杂记 |
莫让老人耗尽最后一点灯油
为避嫌,暂且叫他吴大爷吧!
吴大爷原先在我对门一家国营公司宿舍居住。老人家退休后,1996年在公司门口摆个小摊卖米面。后因和平路老街改造,将小摊改摆在和平路转弯处——健康路市政机关一家店面门前。后来,他儿子也退休了,索性在此租下一店面经营粮油饮料。孙子也大了,年轻人生猛,买了部面包车搞起饮料批发来了,一家三代人参与经营,生意渐有起色。老人家呢?看店面兼卖零散米面。儿子与孙子又在大华兴街租了个老屋做仓库忙乎批发,儿媳妇也没闲着,在给各家各户搬送米面。毕竟年岁不饶人,儿媳妇也六十了,给人上楼搬运米粮也累,想雇人雇来的又不好好干。仓库是由儿子驻夜看着,而店里只能老人家看着了。连吃饭都是老太婆送来(老太婆的工作就是买菜做饭,估计现在可能还增加了带重孙的任务?)。一直到晚上六点钟关门,才得上楼休息。
这一干就是二十年,老人家估计有八十岁啦?虽无大病却日渐憔悴。偶尔去他那儿买点啥,搭讪几句,精神已是大不如前。虽然我心里不是滋味,但这样的事旁人是不能多管的。早两天春雨淅沥,见他在取暖器下木纳发呆。不禁感叹,正是儿孙环绕的时候,为何不该去享受天伦之乐?哪怕是公园走走看看也好哇!这家人为生意连老字辈都上阵,缺钱吗?都退休了不尽然。估计这家奋力拼搏为的还是发家致富,想为孙儿赚下一份家业?若是这样,岂不是另类啃老?生意能带来财富,却失去了温情。我们总不能为了财富的集聚,而让老人耗尽最后一点灯油吧?
现在,在医院住院的老人,照顾很成问题。子女因忙,转由雇请护工,有的儿女只是来瞧瞧就走了。想想都寒心,我们这代人都是独生子女,多一个子女来关照都成了奢望,更何况那些失独的老人?联系到吴大爷在没病没痛的时候,却不能享受他本该享受的乐趣,还要为下一代劳作,岂非将尊老爱老的常理弃之不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