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灯的怀念
标签:
历史图片文化杂谈 |
分类: 杂记 |
油灯的怀念
现今的电灯各式各样,明亮耀眼多么方便。
赣州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前普遍用什么照明呢?据老辈说,那时用“豆油灯”,也可以用茶油、花生油、菜油、桐油或其它油作燃料。这种灯的灯芯,一般是灯芯草,亮度微弱,灯的盛油器是锡、铁或陶瓷的灯盏窝,放灯盏窝的是锡、瓷或竹制的灯台。夜晚,全家人吃晚饭,孩子读书写字,女人做女工,都是围绕这盏不太亮的灯。这灯昏暗,油烟直冒熏人泪出。我们的祖辈就是在这种灯光下度过的,该是多么的艰苦啊!为何不用蜡烛呢?这点我现在也不明白,可能是价格贵吧!
后来出了进口的“洋油”(煤油),豆油灯才逐渐淘汰,而使用洋油灯了。一盏煤油灯,还有灯罩,不会熏眼了,也亮堂。洋油汽灯就更亮堂了。直到三十年代后赣州有了火力发电厂,才出现了电灯,煤油灯也继豆油灯之后被淘汰了。五十年代末期因电力不足,家家还照旧点燃煤油灯作为补充。那时我们在煤油灯下写作业,我还记得母亲用煤油熏灯在蚊帐内熏罩蚊子。豆油灯、煤油灯和其他一些旧社会事物,在当今短短的几十年社会进化中,都成了历史博物馆的展品。赣州发电厂就在北门左边城墙内,以前这地方是倒垃圾地方,旁边的垃涩塘很荒凉。1957年随着上犹水电厂的建设投产,北门的赣州火力发电厂正式关闭了,机器也迁往吉安电厂了。这地方被供电局建了住宅楼。旁边的垃涩塘也由市民义务劳动建成了八境公园,成了赣州城内漂亮的景点。
一盏油灯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如今,琳琅满目的现代灯具绚烂着我们的眼睛,油灯已被岁月尘封了颜色。每当我站在华灯初放的大街上,心中竟想起往事,那昏暗的煤油灯和那满屋的煤油味仿佛就在眼前迭现。留下无限思念和惆怅,一切成为不远的过去,眼前流光泛彩,今天倍感珍惜!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