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逝去的老街景之 盐官巷、藕塘里、马扎巷

标签:
历史图片文化杂谈 |
分类: 杂记 |
即将逝去的老街景之
盐官巷、藕塘里、马扎巷
藕塘里在赣州城区西北部。东北与盐官巷相会,北接马扎巷南端西侧,西南至城墙脚下。巷道略呈S形。长175米,宽2至4米,现为水泥路面,属居民区。因原有水塘数口,多植莲藕,故名藕塘里。现在因为开马路下壕塘路段和拆建,只剩下巷内2号现存的刘氏宗祠一栋,还有旁边的国税局稽查局大院。刘氏宗祠为砖木结构,硬山顶,牌楼式大门,三进二天井,进深59米,占地面积1160平方米。房屋采用百年杉木为柱,梁柱雕花彩绘、檐瓦釉花,屋顶净瓶、石狮、宝鼎装饰堂皇。祠内有戏台、藻井、木雕构件等,大厅两侧有治事厅、祭器库,两廊为钟鼓楼,祠内还有萧墙、庭院、垂花门、抄手游廊、穿堂、仪门、耳房。祠的右边和后院有水塘、花园、亭、台、楼、阁。大门书有对联:“流环章贡秀峙崆峒幸山川别开生面;世衍俊宗家诒顾及大门第赖有传人。”还有戏台台柱对联:“妆成离合悲欢以无为有;演出伦常纲纪作古证今。”涵蕴着刘氏宗祠人家的忠厚本性与性情。由于保护,大门紧闭,不能进去瞧瞧。
盐官巷与西河浮桥连接部分的码头俗称盐码头,附近还有盐仓、接官亭。有人比作是条“人”形小巷,一撇是藕塘里一撇是盐官巷,而两者之“横”的一端是马扎巷。盐官巷就因旧时盐务官们在此办公或居住而得名。盐官巷与西河浮桥连接部分的码头俗称盐码头,附近还有盐仓、接官亭。可见,这一带是当年盐的运输、泊岸与管理、经营重地。盐,关系到国计民生,南面的盐官巷,则是盐务官们公务或居所之地。
马扎巷,则因形如马扎凳唤之。一头通西津路一头与新赣南路交汇。该巷造就拆建改造了大部分,所剩也将拆迁改造。
盐官巷
一栋老宅
拆到藕塘里刘氏宗祠为止,刘氏宗祠要保护。
门楼
衍生的小巷
盐官巷小巷
解放后建的屋子
通到城脚下了,回拍一张盐官巷。小巷一头在新赣南路,一头在西津门城墙脚下。记忆中是拉直在西津路出口的,不知变为这样?
这张是拆迁前的盐官巷
这张是拆迁前的盐官巷
---------------------------------------
藕塘里
藕塘里已经被拆马路实际已经消失了。现在因为开马路下壕塘路段和拆建,只剩下巷内2号现存的刘氏宗祠一栋,还有旁边的国税局稽查局大院。右边就是这两栋建筑的位置,没拍出来。这里成了新赣南路、下壕塘路、盐官巷和马扎巷交汇中心。
石雕
瓦楞
老墙
门洞,锈迹的包门铁皮。
蔓藤绕墙
蔓藤绕墙
隔壁利用了这栋保护大院的西墙
西墙蔓藤
隔壁大院
刘氏宗祠东侧墙
刘氏宗祠东侧墙
回首来路,藕塘里就剩这段了。
回到交汇处
-----------------------------
马扎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