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即将逝去的老街景之铁盔塘、照磨巷
标签:
历史图片文化杂谈 |
分类: 杂记 |
照磨巷,铁盔塘、
铁盔塘,原名铁柜塘,在清代民间讹为铁盔塘。铁柜塘,可是塘的形状类似柜子?铁盔塘与隔街的清水塘相对,今天,清水塘依旧清澈,隔街的铁盔塘依旧破败不堪,水塘也填没了。而铁盔塘,则包容了另一位忠诚之士卢观象的忠烈之躯。清水塘演绎的明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杨廷麟壮怀激烈投塘故事,与时卢观象抗清牺牲。破城之日,他肃然整衣,率家人40余口齐赴清澈鉴月的铁柜塘壮烈身亡,凛然之举,令全城哗然,也令铁盔塘有了更深厚的内容。卢观象壮烈的故事,已不能从遗迹中寻找到一丝片段,只有清水塘的清气氲氤着英雄气时,让人想起杨廷麟时,也同时联想起卢观象这位壮烈之士。还有就是翻阅府志时,铁盔塘还闪烁着辉泽,演绎着一段悲壮豪情。现在连遗址都找不到了,留下的只是故事传说。
照磨巷东达建国路口,西至小新开路,铁盔塘十字交汇处。正对阳明路,建国路巷口有天一阁遗址。赣州“天一阁”大约建于明末清初,在慈溪籍姚启盛任上修建。姚启盛字际斯,清顺治十二年中进士,官至刑科给事中,巡抚赣南。旧时赣州城内多木构建筑,加上经济繁华,住宅区密度非常高,所以赣州城内经常发生大火。姚启盛到任后教导老百姓防火知识,受家乡天一阁防火措施的影响,在通衢大道边上挖了一口大井,并且在井上建了一座楼阁,取名“天一阁”,和宁波天一阁一样都是取以水克火之义。后来,赣州城内的火灾果真越来越少。
照磨巷


照磨巷建国路处入口

新建的天一阁

新建的天一阁后院,给了大新开路社区居委会办公。


大新开路社区居委会

进巷,很短,左边土房子,右拐了。

一栋民国建筑



马上右拐了,右边土房子。

两边土房子,很短到头了。往前偏右直走就是铁盔塘了。
-----------------------------------------------------
铁盔塘

铁盔塘入处,走过照磨巷直走就是铁盔塘。

铁盔塘进口,走过照磨巷直走就是铁盔塘。

左边旧宅。



这个老宅要拆?
走进瞧瞧
门衍有多少年了

瞧瞧
内面建筑

榕树是一定要保留的
左转
径直走

阴森啊
窄巷子一条
再往前
小巷深深
小巷通幽

铁盔塘原址在哪?
傍边衍生的小巷
七拐八扭
一片狼藉

学校院内,东转西转转到西津路小学后边了。再往前可能要从西津路马扎巷出去了?

原路返回,卢观象壮烈投塘的遗址哪去寻找?铁盔塘哪去了?

返回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