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赣州“红旗商店”过去时

(2015-10-10 09:34:48)
标签:

历史

文化

分类: 赣州历史人文

                            赣州红旗商店过去时

赣州东北路的那个红旗商店,八十年代以前红遍了赣州,在全国也曾获得荣誉称号! 
    老赣州有句经典名言:要买烟酒去红旗,要买糕点去红旗,要买京果海味去红旗。 可谓名噪一时。

其实,红旗商店不算最老的老字号,她是1956年公私合营的产物。产权属于赣州饮食服务公司,地点是在那没变。前店后坊模式,当时赣州最大的一家食杂店(副食品商店),与现在动辄万平米的超市比较,只能算是一家附带加工的小超市。不过当时总算红过一时,赣州自己竖起来的服务标杆,没有第二家。自从1956年公私合营后,赣州没有了私营食杂店(副食品商店),只有所谓国营的(如红旗),再就是大集体的以及合作商店,通属于饮食服务公司管辖。
    
苍山风雨变幻旗,谈天说地又新篇。 
    
进入九十年代,赣州的超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竞争犹如风起云涌般,数年间没倒下的都壮大起来了。早期统治赣州的“国光”,“坚强”,还有连锁的“百户”,都是外来客。如今“大润发”带着“九方”,“新南康”等也站稳了脚跟。再看看,小小的“红旗商店”被大超市挤在夹缝,已是不复当年勇啦--实际上名存实亡了! 近十几年来将店面几经易手转包就这样也不能维持下去,连水果铺关闭了。曾一度搞搞麻雀机抓烟机,再把门口右边让出一门面来租给卖草席的?...... 所幸,近几年转包给福建人开了家“红旗”副食品商店 ,所售商品价格低廉,且靠早市蔬菜吸纳顾客,生意还是有得做的。可毕竟是冒牌的,货不对板。却也有她的夹缝生存之道。
    
那么,店面后边呢?后边有作坊,但只有传统节日才生产。这些人员也不知从哪儿冒出来的?“召之即来,来之能战”这口号冠于他们挺合适的。尽管与前店不搭嘎(签订有协议),他们(产权单位)有他们的想法:每年光春节,元宵节和中秋节做饼,炸油烧果子的生意,就够他们喝上一壶啦! 至于旁边的旅馆,楼上的舞厅那是原先饮食服务公司的,也改制属于他人了吧?
    
大红旗变小红旗。能撑下这块金字招牌就不错了,老城区中心位置,人心背向,看你怎么经营?不得不说,福建人确实懂得利用这块老字号招牌。
    
呵呵,历史的发展规律是这样的. 赣州的老字号店铺所剩无几,只能重温历史旧梦,数数昔日黄花了。
    
除了红旗商店以外 ,还有阳明路的“东北面馆”,健康路的“三八粮店”,红旗大道的“新华书店”命运也相似。而曾经风光的和平电影院,赣州电影院,胜利照相馆、华工饭店,赣州餐厅,赣州理发厅、 南新布店 ,北京路百货商场 ,章江餐厅 ,赣华文具店, 赣南五交化 亚洲药房,红星商场,解放百货商场,红都商场,谈心年糕店,赣州(阳明路)新华书店,华侨商场,广州酒家,服务大楼和民用百货大楼,南门口百货大楼等。再早的小乐天面馆,广丰,生隆餠店,亚洲药房等老字号消失殆尽。也有文革后恢复的老同升金店,协记药店等啊,在硬挺着,。。。
    
后浪推前浪,新符换旧符。随着,以华润万象城、大润发等新一轮大超市的加入,以及各行各业的专卖店的衍生,大城市化的赣州卖场,为赣州人的消费和生活增添了更加多的丰富多彩。那些曾经的老字号渐行渐远,已经淡忘了赣州人的记忆了!
    
油诗云:

“红旗”“三八”旗手空,

“东北”尽吹无影风;

“书店”变脸去招贤,

“同昇”“协记”似老翁?

      。。。。。


赣州“红旗商店”过去时
老字号红旗商店易手别人,模样大变生意好啊!
赣州“红旗商店”过去时
七、八十年的东北面馆沦落至此模样?

赣州“红旗商店”过去时
地面租给别人,楼上能挺多久的书城?
赣州“红旗商店”过去时
蓝色门面的老城区新华书店,(旁边的店面烧毁),歇业多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