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柜台酒(赣州风俗)

标签:
历史文化美食 |
分类: 赣州历史人文 |
喝柜台酒(赣州风俗)
老早,赣州人有吃“柜台酒”(烧酒和伏酒)的习惯。就是杂货店用酒觥子舀二,三两酒,站在柜台前吃。觥子有一两、二两、半斤的,一舀一个准不用称。有的人早中午三次,有的人走到哪喝到哪。更多的人有定点喝的习惯,天天在这里泡着,是这家店的常客。那为什么不打斤酒回家喝呢?其中原因是爱喝酒喜欢凑热闹,凑在一起划划拳呱呱呗。他们一般不会多喝,既不会喝醉也能解馋,还能迷迷糊糊地充当酒仙一回。
我认识的老周也是一个酒仙,像往常一样mia在卫府里对门那家店里。赣州人的顺口溜,“大事不讲放咁二两”,是说,起得早不吃饭先曃(吃)二两再说。【切兜的(该死的),这句话还用在了尿急小便那酣畅淋漓上。】 然后,他骑个破车去钓鱼,优哉游哉地过休闲日子。中午回家将钓来的鱼水缸一扔,吃过饭又上对门咪上两口,红着脸踏着破车又去钓鱼了。晚上饭后,也要咪上二两。每次碰到他,他很热情招呼我吃一杯,我的确不会喝酒就婉拒谢谢了。他是退休的国家干部,好这一口。家里有的是酒,却偏偏要到这里来喝,喝得嘀嘀跌跌(晕乎乎),只能说是一种乐趣、一种文雅、一种休闲的补充。
有的人口袋隔落空,就先佘,待下次有钱再还,都是老顾客好说话。过去,赣州有多家五荤商店,不仅卖卤肉也卖柜台酒,吃酒人来个二两酒,再切一盘卤肉做下酒菜,够舒服地了。现在五荤商店几乎绝决了,只有卤食摊子。如今的柜台酒俗称吃“寡酒”,下酒没伴酒菜。有钱的时候或是遇上熟人请客,就来几个饼子,豆巴子,花生豆子什么的。吃着嚼着味道不一样。今天你请我,明天我还东。哥俩好来两拳划划。也有人拖酒债很久不还的,被私下称之为“抹台布”。对那些专吃别人的,大家只能离他远远的。这样的人,如果久久不见他准是换地方去了,大家称之“打讹皮赖”。
早些年,赣州还有吃水酒的习惯,不分男女老壮。一般是早上,一碗滚烫的水酒下肚,不用吃早点了。也有吃两个勺子米果伴水酒的。如果还不够味,再来半斤酒酿或者二两伏酒过瘾。乡下人早晨挑菜进城卖完菜,溜进酒店一呆就到中午回家。
直到今天,喝柜台酒作为赣州一种传统风俗,这个习惯还在,不过喝的人更少了。你只要在菜市场附近酒店或小杂货店,每时每刻拥着几个人,那准是吃柜抬酒的,哈哈,赣州人说是“淋豆芽”,怎么样?够生动地比喻吧!
网上借用绘画一张,作者,向您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