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新在何处?
(2025-11-20 08:59:48)新质生产力新在何处?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当前我国发展经济的重要方针,但什么是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新在什么地方?这里从系统论的角度谈几点看法。
新质生产力本质上是一种新系统生产力。它不是新在生产力的某一局部方面,而是新在整个系统上,即包括新要素、新结构、新功能、新环境构成的系统整体创新。
首先是要素新。生产力系统是由一系列要素构成的。只有对各个要素实现创新,才能为整个生产力创新打下基础。根据唯物史观,生产力的要素主要有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三个方面组成。其中,劳动资料是核心,马克思说:“劳动资料…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1995年版第179页)科学技术则是渗透在这三个方面之中的要素,起着整体牵动作用。例如现阶段新质生产力中劳动者素质(科技素质)远高于旧质生产力中的劳动者,劳动对象也比旧质生产力中的劳动对象(多为半成品)新,劳动资料(机器人)也比旧质生产力中的劳动资料新,这种新质生产力要素是新质生产力系统的基础。
其次是结构新。结构是系统的支柱,有什么结构就有什么系统,因而创新生产力结构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系统的核心。马克思曾以逻辑起点为标志划分生产力结构,他说:“生产方式的变革,在工场手工业中以劳动力为起点,在大工业中以劳动资料为起点。”(《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1995年版第207页)根据这一方法,现代工业中应是以劳动对象为起点,因为现代工业生产离不开石油、矿藏、自然力等资源,而这些都属于劳动对象范畴。我们还可以技术水平为标志来划分现代生产力结构:以机械化为核心标志的生产力,以电气化为核心标志的生产力,以信息化为核心标志的生产力。我国当前的社会生产力追求的则是以信息化为核心标志的生产力,这是我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当然,亦可以生产力要素的时空布局、逻辑安排、数量关系为核心标志来划分现代生产力结构,并确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例如以人工智能业为中心结构,等等。
再次是过程新。新质生产力是在生产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当前我国追求的新质生产力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生产力,即在生产过程中体现创新(动力问题)、协调(平衡问题)、绿色(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开放(国内外联动问题)、共享(公平正义问题)等五大特征,这是以往生产力所不具备的,脱离上述特征的生产力不是不是我们所追求的新质生产力。
又次是功能新。生产力运行的结果是产品的生成,新质生产力也必然在功能上表现出来。主要有:产品数量大、品质优、效率高、节省资源等。例如在我国某些现代化企业中,每日可生产出13.7万台手机(华为),小轿车16000辆(特斯拉),我国高铁里程增速、船舶建设速度都居世界第一,而且功能强大,这是我国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体现。
最后是价值新。所谓价值是指事物对人类和社会发展的功用。我国新质生产力的价值表现在多个方面:一是可以极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增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满足全体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二是可以极大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和为人民服务的能力;三是可以极大增强国内人民的团结与和谐;四是可以极大增强国防能力,加速祖国统一进程;五是可以增强世界经济发展引擎作用,促进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六是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新动力,增强全球治理能力;七是可以极大增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八是可以极大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增强社会主义影响力。
总之,新质生产力是一种新系统生产力,应当以系统方法为指导,注重综合性和整体性。发展新质生产力体现着人民的需求,社会主义事业的需求,新时代的需求,也是全人类的需求,我们应当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努力为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