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创新逻辑
(2025-10-29 17:10:24)浅谈创新逻辑
人类任何行为过程都遵循一定逻辑,学习有学习的逻辑,艺术有艺术的逻辑,实践有实践的逻辑,创新也有创新的逻辑。学好创新逻辑,有利于开辟事业新局面,为中国式现代化做贡献。
创新逻辑是指人类创新过程的内在环节之间的联系,人类不同行为过程的创新逻辑不同,但也遵循共同规则。这些规则是:
一、从社会需要出发。创新是社会需要的产物,没有社会需要,创新就没有方向和动力,因而也就成为不可能。正如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1995年版第732页)因而,社会需要乃是创新的第一推动力。人们要做到有所创新,就必须充分了解社会需要,进而形成创新的思想动力。历史上的科学发现,马克思主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提出都首先是社会需要的产物,是科学主体和革命主体为解决这一需要问题而进行实践的成果。
二、以“空白”和“破旧”为前提。创新有两种情况:一是从无到有的过程,即在思想和实践空白上建立新事物,例如新理论的提出,新技术的发明都是这样,无空白则无疑创新。二是从“有”到“有”的过程。其中前一个“有”是指旧事物的“有”,后一个“有”则是指新事物的“有”,即在破除旧事物的基础上创造出新事物。从旧“有”到新“有”体现着创新的本质,因而人们欲做到创新,必须充分认识旧事物,在理论和实践上批判其不足和荒谬,清理其所占空间,才能实现创新。
三、搞好系统生成。创新是一个新系统生成过程,未形成系统的碎片化创新并无实用价值可言,因而也不成其为创新。创新系统的生成主要包括三个环节:一是新要素的生成,二是新结构的建立,三是适应新环境。只有具备这三个环节,创新才能形成系统,或独立存在,或取代旧系统。
四、充分发挥功能。创新系统形成只是作为一种新事物形态而存在,只有进而对周边环境发生作用,即具备一定功能,才能成为完备的创新系统。例如,一种新理论只有解决了旧理论无法解决的问题才算成功,一种新技术只有生产出新产品才算完成,一种新质生产力只有生产出新质产品才能持久立住,如此等等。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