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经验和理论

(2025-09-03 17:03:06)

经验和理论

经验和理论的关系问题是认识论中的一个基本问题。传统认识论认为:经验是基础,理论则是结晶。但经验是怎样影响和过渡到理论的,传统认识论并没有详细说明。这里仅就经验影响理论的几点机制谈点个人认识。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这是对认识的辩证唯物主义解释然而最初产生的认识只是经验性认识,只有在实践经验积累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形成理论,而理论本身也会由特殊形式进一步发展为普遍形式。

理论虽然是在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但其产生所依赖的经验并不一定是全部经验,而可能只是局部经验,只是大部分经验。由于主体实践经验的有限性,因而理论也必然是有限的,事实说明,建立在全部经验基础上的理论是很难的,因而绝对普遍适用的理论也是不存在的,这是理论有时在实践中遭遇失败的基本原因。

由于经验本身是矛盾的,多样化的,因而理论也必然是矛盾的,多样化的。这是因为,有的理论产生于这一部分经验,而另一种理论则产生于另一部分经验。毛泽东思想之所以与列宁主义有别,其根本原因在于经验基础不同:列宁主义产生于俄国革命经验例如城市中心论,毛泽东思想则产生于中国革命经验农村中心论。在中国民主革命经验基础上,毛泽东得出“不破不立”的哲学结论,在改革开放经验基础上,邓小平得出“先立后破”的新认识。当然,经验也有共性,所以理论也会有共性。

经验对理论的决定作用,不仅是分散的,也是综合的。这里所谓综合就是指经验总体,而经验总体的性质是由主要经验的性质决定的,如果主要经验是成功的,则由此上升的理论也必然是正确的,反之则是错误的。故总体正确的理论并不排除错误因素,因为总体经验中包括着失败的经验,但这一点并未在总体理论中反映出来。

由经验进到理论并非是完全自然过程,其间与主体的能动性有重要关系。如果实践主体能够在实践经验基础上善于做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经验加工工作,则能较容易将其上升到理论,反之,则难以将经验上升到理论或正确理论。此外由经验进到理论还受主体立场的影响,对于同类经验,站在不同立场上会得出不同的理论结论。

总之,人类理论认识的最终来源是实践,但直接来源则是实践经验。有什么性质的经验就会有什么性质的理论,经验对理论的决定作用是分散与综合的统一,主体的能动性和立场对经验上升到理论的过程具有重要作用。把握经验对理论的作用机制,有利于我们正确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搞好顶层设计与理论和经验的关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