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共生的三种方式
(2025-06-23 14:57:08)人类共生的三种方式
人类之间的共生是一种存在方式,这种共生方式大致有三种类型:一是和谐共生,二是斗争共生,三是独立共生。
和谐共生是指人类之间以利益和谐为条件的共生,这种共生方式往往在群体内部表现明显。例如“人类利益共同体”就是以生态环境和谐为基础而共生的,所谓“地球村”的理念就是这样提出来的。民族、阶级的共生也以经济、文化利益和谐一致为基础,此外如政党、团体、小集体、家庭等也都以利益或理念和谐为基础而共生。总之,利益和谐是共生的基础,利益和谐的状况决定共生的状况。
斗争共生是指人类之间以相互斗争为条件的共生。例如以市场竞争为基础的共生,阶级社会靠阶级斗争而共生,思想领域靠先进与落后、真理与谬误的斗争而发展等等。通过斗争,人类主体双方或多方可以从对方获取生存条件和发展动力,从而促进自身发展。
独立共生是指人类主体之间并无显著关联而独立存在的共生方式。例如在不发达的古代,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人类群体大都是没有相互关联的,然而却各自存在着;现代不发达社会中,很多不同地区的人类群体之间也是没有显著关联的,以各自特殊方式生存着,并因此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习惯。但独立共生并非绝对,而是相对和暂时的,在地球生态系统的大环境下,人类活动总会发生一定关联,只是这种关联有强有弱、有直接与间接之分罢了。
人类之间这三种共生方式是变化着的。有时以独立共生为主,有时以和谐共生为主,也有时以斗争共生为主要方式。以中国革命史为例:在第一次大革命时期,国共两党是和谐共生的,第二次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则以斗争共生为主,抗日战争时期又进入和谐共生阶段,解放战争时期则重又开始斗争共生模式。要注意在以某种共生方式为主时,关注另一种为次的共生方式,这样才能在共生方式上进行合理选择,防止被动。例如由于美国政府发动贸易战,中美之间现在已进入斗争为主时期,但我们也要千方百计抓住机会与之建立某种关系,以求共生,否则对中美双方都不利。
人类主体之间的这三种共生方式是不依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但其与人类实践的价值关系却不一样。通常而言,人们在实践中更积极追求和谐共生,因为在这种共生方式中,主体所花代价较小,而取得的成效却较大,是主体自我发展的最佳选择,习近平同志说“协调发展是制胜要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第206页)、“中国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同上第42页)、以及人民群众常说的“团结起来力量大”都是以此为据的。但和谐共生必须在事物主体有共同利益的情况下才能实现,如果缺少共同利益便难以达到目标。斗争共生则是一种普遍的共生方式。从根本上说,人类主体都是遵从斗争共生的发展模式的。因为只有在斗争中,主体才能展示自身的独立存在,也才能吸收其他主体的优点以弥补自身的不足。斗争共生的缺点是需要花费一定代价,甚至是较大代价。独立共生是一种主要依靠自身力量的共生模式,由于在这种共生方式中,主体较少得到其他主体的配合,也难以在同它主体斗争中获得充分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因而发展速度通常会较慢。但优点是比较稳定可靠,较少受到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
有鉴于此,我们在发展中国式现代化事业中,应该努力争取走与世界各国和谐共生之路,但也要充分做好斗争共生的准备,同时牢牢把握好独立共生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