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思维方式创新的引领作用
(2025-06-15 15:18:19)论思维方式创新的引领作用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原始动力,但创新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其中思维方式创新最为重要。只有有了创新思维方式的引领,认识和实践领域的创新才能得以展开并形成系统,否则只能在常规思维指导下进行,难以有所突破,
首先,创新思维的引领作用是由思维的能动性地位决定的。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但人类实践活动是在思维引领下进行的,这是思维能动性的集中体现。历史表明,思维方式的正确与错误决定着实践的成功与失败,思维方式的先进与落后则决定着实践水平的高与低。近现代科学和实践的发展都是在唯物主义思维方式创新引领下实现的:其中近代物理学的建立、化学的诞生、生物学的创立、地质学的开拓等都是近代唯物主义思维方式(如机械唯物论、还原论等)创新引导下的产物,而现代科学和实践的发展则离不开创新的唯物辩证法思维方式的启发。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指导人们认识和实践发生革命性变革,根本原因就在于其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维方式取代了形而上学和历史唯心主义思维方式的产物,诸如剩余价值规律的发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就都是唯物史观指导的结果;列宁之所以成功领导“十月革命,”开辟人类历史新纪元,也是因为其创新了马克思主义思维方式;毛泽东之所以能领导中国共产党开辟中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新局面并取得胜利,则是由于其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崭新思维方式的结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同志之所以能领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取得新胜利,也是因为其开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新思维的产物。总之,没有思维方式创新,就不会有近、现代认识和实践的巨大进步,也不会有社会主义的今天。
其次,思维方式创新表现在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最为关键的是五个方面。一是认识世界思维方式创新,二是评价世界思维方式创新,三是设计世界思维方式创新,四是控制世界思维方式创新,五是改变世界思维方式创新。由于认识世界、评价世界、涉及世界、控制世界、改变世界是人类与世界关系的基本内容,因而这五方面思维方式创新引领着人与世界关系活动的总体发展,推动人与世界关系活动的全面进步。
再次,思维方式创新具有层次性:有哲学层面的思维方式创新,这是最高层次,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思维方式创新,这是第二个层次,有具体科学领域(如物理学、经济学等)的思维方式创新,这是第三个层次,此外还有社会生活领域的思维方式创新,这是基本层次。不同层次的思维方式创新之间存在着普遍与特殊、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其中高一层次思维方式创新是一般,对低层次思维方式创新具有指导作用,低层次思维方式创新则对高层次思维方式创新具有补充和具体化作用,从而形成一个高低层次思维方式创新系统,对认识和实践活动起着开拓新局面的作用。而哲学思维方式创新则具有最高的普适性,对低层次的创新起着起着顶层指导作用。
复次,思维方式创新是一个长期实践和深入思考的结果。人们在长期实践中总会发现常态思维的一些缺点和弊病,对此进行深入总结和思考后,就会得出新的思维方式并加以应用,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创新思维正是全面总结人类历史全部有益经验的产物,缺少实践经验和懒于思考的人是难以做出思维方式创新的。我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中国式现代化过程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社会变革过程,其经验和教训都极为丰富,这一方面为我国各个层次和领域的思维方式创新奠定了深厚基础,另一方面,也迫切需要我们党领导人民不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探索并得出新的思维方式,以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胜利,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世界人民的和平发展做出大贡献。
最后,思维方式创新不是一下子形成的,而是一个由要素到系统的过程。在开始阶段,思维方式创新可能只是一个短暂的灵感或偶然的新发现,只有及时抓住这一灵感和偶然发现,并加以深入思考,才能形成成熟的创新性思维。因此,对于群众中出现的认识和实践的创新闪念和思想灵感,一定要及时给以关注并加以精神和物质支持,如果其在实践中经过检验和证实具有合理性,就可加以普遍推行,从而获得创新性成果。即便经过实践检验是错误观念,也不应加以鄙视,因为创新思维也是在曲折中才能形成的。要使创新成为一种文化----创新文化,让人人都努力成为创新主体,这样万众创新的局面才能形成并持续下去,推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