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4年12月16日

(2024-12-16 08:38:00)

对幸福生活的几点思考

我们党的奋斗目标是使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然而什么是幸福生活?怎样使人民过上幸福生活?这里谈几点认识。

首先,我们为之奋斗的幸福生活的主体是指大多数人即广大人民群众,而不是指极少数人。只有大多数人都感到幸福才是我们所追求的幸福,只有大多数人都感到幸福的社会才是我们所努力建立的社会极少数人感到的幸福和社会不是我们所追求的幸福和社会。现在有些拥有私人飞机、游艇达人、明星的生活也许被一些人认为是幸福的,但这与我们所最追求的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并不沾边。我们所说的幸福生活是全体人民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生活,不是指极少数人通过各种手段获得豪华享受。

其次,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是由社会主义对其生活需要的满足状况决定的。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多种多样,但基本需要有三:一是自然需要,二是社会需要,三是精神需要。如果我们社会能够满足大多数人这三方面需要,人民群众生活就是幸福的。例如,我国目前人民群众的基本自然需要是:清洁的自然环境,充足的健康食品,方便的医疗保障,舒适的住房条件;基本社会需要有:高质量的学校教育,充分的就业条件,民主的政治氛围,和谐的人际关系,有保障的安全环境;基本的精神需要是:多种多样的信息获取和交流渠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氛围,充足的文艺欣赏和交流场所,报刊发表文章渠道通畅,无禁区的学术研究环境等等我们的社会只要能够满足或基本满足这些需要,人民群众就会感到生活是幸福的

再次,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并非单指享受,而是奋斗与享受的统一。那种认为幸福就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式的生活只是少数剥削者的幸福观,不是人民群众的幸福观。人民群众的幸福首先由奋斗因素构成,不奋斗就没有幸福,奋斗着就是幸福奋斗的对象包括自然灾害、社会祸害、思想的谬误;其次才是享受奋斗成果。伟人说:“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这是基本的幸福观。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是幸福社会,是指全体劳动人民可以通过自己的艰苦奋斗过上充裕的物质、精神生活,而不是指可以坐享其成,由国家赐给充裕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总之,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不是由社会主义国家赐予的,而是由全体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共同奋斗获得的。

最后,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是不断发展的。一方面,人民群众对自然、社会、思想的改造不断发展,成果越来越多,另一方面,人民群众的物质精神生活条件也越来越改善,幸福生活是这二者的统一就我国实际而言,人民群众的温饱水平是幸福生活,小康水平是幸福生活,中国式现代化更是幸福生活,将来还会发展到更高阶段的幸福生活。总之,人类对世界的改造实践是无限的,生活条件也会不断发生量和质两方面的改善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水平也会越来越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