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不能偏离社会主义轨道
(2024-10-17 16:17:23)
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不能
偏离社会主义轨道
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目前是全党全民的中心任务,但完成这一任务必须始终在社会主义轨道上进行,而不能偏离。
首先,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是以在中国建成共产主义社会为最终目标的,这一点不能偏离。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最终目标是建成没有剥削和压迫的共产主义社会,一切理论和实践都要围绕着这一目标进行。当然,共产主义理想目标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中要经历很多阶段,也会产生很多阶段性目标,但这些目标不是孤立的,而是指向共产主义这一最终目标的。把这些分目标孤立起来加以宣传和践行,割裂其与共产主义终极目标的内在联系,实际就偏离了正确轨道,必然使社会陷入混乱。
其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这一点不能偏离。中国式现代化要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必须要有共产党领导。因为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就是在中国建成共产主义社会,她的一切理论和实践都是为此服务的。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乃是中国社会主义通向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经阶段,因而也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下才能成功,才能永远保证现代化建设永远向着共产主义方向前进。
第三,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必须在人民民主专政的保障下进行,这一点不能偏离。马克思曾经讲过,无产阶级专政是由资本主义通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要向共产主义前进,也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在我国表现为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人民民主专政包括两方面内容和使命:其一是民主,其二是专政。民主的功能在于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当家做主、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专政的功能在于克服和消除国内外资本主义势力的阻挠、破坏和干扰。
第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必须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进行,这一点不能偏离。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公有制的主要形式是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脱离公有制不可能有社会主义,更不可能走向共产主义。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早期阶段,还必然存在各种形式的私有制,并且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一定促进作用。但是私有制绝不代表社会主义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国家必须引导私有制经济逐渐向公有制经济转变。
第五,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要在和平共处的国际环境中才能顺利进行。与世界上不同制度的国家和平共处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对外关系的主要特征,也是保持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方向的重要标志。
总之,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在社会主义轨道上进行,这是中国式现代化与其他国家现代化的根本区别。只有在社会主义轨道上进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才会有光明的前途和无尽的动力,才能不断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