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三星堆”文物无序堆积特征的分析
(2024-06-04 13:51:41)对“三星堆”文物无序堆积特征的分析
“三星堆”文化遗址中有一个重要特征,即几乎所有祭祀坑内文物遗存都是无序堆积在一起的。对此,考古界尚未给出合理解释。但我认为,造成此种状况的原因无非是两个:一是自然灾害的结果,二是社会冲突的产物。
自然灾害主要有三类:一是地震灾害。地震造成的文物遗存损坏有相对固定地址,不会出现过度散性分布。如果三星堆文物分布在几个坑内,则可以结合宫殿建筑地基结构学特征予以综合分析,得出对当时当地人类居住状况的认识。二是洪灾。洪灾造成的文物损毁有空间特性,如往一个方向倒下等,如果文物有此特征,则可以结合当地水文特征予以分析和认定,得出一定认识。三是火灾。火灾造成的文物损毁必然有烧痕表现,如表面化学变形或有碳粒附着等。四是其他自然灾害,如冻灾等。
社会冲突也主要有三类:一是奴隶造反。三星堆文物生成时间肯定是奴隶社会。而广大奴隶阶级对奴隶主残酷剥削和压迫的反抗是极为激烈的,由于奴隶们缺少文化知识,他们在冲入奴隶主宫殿时一定会尽力毁坏其生活器具,或将之挖坑填埋。这种情况造成的文物堆积一定是无序的,并在文物上留有撞击或砸击痕迹,因而考古挖掘时一定要加以细心观察。二是部族斗争。奴隶社会的部族斗争也是很频繁的,如中国古代炎黄二族就发生过激烈斗争。这种斗争也会导致毁坏生活设施和器具,但由于部族统治者都有一定文明水准,故他们在破坏异族生活设施和器具时,力度不一定很大,会稍微缓和一点,这样一来,对文物的毁坏程度也会稍轻一些。因而可根据文物毁坏程度对其社会原因做出判断。三是搬迁所致。由于自然或社会原因不适于继续居住在某地,当时的人类族群会进行迁徙,而由于缺少搬运工具,有些生活器具只能弃之并将其集中到一个地方加以填埋,以防被他人抢走。这种情况造成的文物堆积也会是有特征的,例如有一定先后次序等,如果考古时发现文物散件所在空间位置有别,且各个文物坑有共性,则可以做出迁徙弃物的判断。
总之,任何事物的存在状态都是有规律的。三星堆的文物存在状态也是如此。通过分析造成这些文物状态原因的分析,可以发现当时社会状态的蛛丝马迹,增加对中华文明发展史的了解和认知,这对于加强公民的文化自信是有益处的,这也是三星堆文化考古的意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