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不是现实新质生产力
(2024-04-24 17:21:38)AI不是现实新质生产力
Ai的中译名是人工智能,其研究和应用目前已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一股热潮。我国自提出新质生产力概念后,更成为新质生产力的标志被学界推崇。但我却认为,就Ai的本质而言,它并非是现实新质生产力,理由如次:
第一,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从事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的能力,因而是一种客观的物质的力量。而现有的Ai只停留在对人类智能的模拟上面,而并未涉及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领域,它也没有生产出任何物质生活资料,因而不符合生产力概念的本质特征。当然,如果将来iA被广泛应用于物质资料生产之中,生产出了物质财富,那是可以成为现实版的新质生产力的。但这时的Ai就不是纯Ai技术了,而是智能机器人技术了。智能机器人是把Ai与机器结合的产物,是一种现代生产工具,其与Ai技术具有本质差别。
第二,生产力是一个系统概念,它主要由劳动者、动资料、劳动对象三大要素构成。其中劳动资料是核心要素,是连接劳动者和劳动对象的中介环节。没有劳动资料,劳动过程就无法形成,生产力系统也无法发挥出作用。而应用Ai技术的智能机器人属于劳动资料范畴,它虽然重要,但只凭这一要素是无法构成生产力系统的,更无法完成整个生产过程。故从系统观点来看,Ai应用技术至多只是生产力的构成要素而已,而不能称之为整个新质生产力,也无法完成新质生产力的功能。
由此可见,Ai技术本身并不是现实新质生产力。它要变成现实新质生产力,必须具备两大条件:一是与机器结合起来,形成智能机器人;二是必须与现实新质生产力的其他要素(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环境等)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形成现实版的新质生产力系统。顺便指出,现在各行各业的新技术很多,在其尚未与各行各业其他物质要素有机结合并生产出产品之前,都是不能成为现实版新质生产力的,而只能以潜在生产力要素形式存在。总之,新科学技术要成为现实版新质生产力需要一个转化过程,我们应该努力做好这一转化工作,勿使其仅停留在技术阶段,避免走上科技发达而生产力落后、虚拟经济发达而实体经济落后的发展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