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是文化的结晶
(2023-12-02 11:21:47)文明是文化的结晶
文明与文化的关系问题是一个至今没有弄明白的问题,正因为如此,人们往往把文明与文化两个词并用,以防出现片面性,如讲中华文明时,往往要与中华文化并提即中华文化与中华文明,其实这二者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文明是文化的结晶。
文化是指人类活动及其结果而言,凡是人类活动(包括原始人活动)都是文化活动,如古人类活动遗址称为文化遗址,而动物活动遗址则称为自然遗址。文化活动必产生结果,其中既有物质成果,如生产工具(新旧石器和青铜器等)、大运河、坎儿井、城市建筑、金字塔、万里长城等,核心是生产工具。又有精神成果,主要由科学技术、思想体系、文艺形式等构成。还有制度成果,如国家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社会制度等等。这些文化成果凝结着人类的体力和精力,体现着社会发展程度和水平,具有长期稳定存在的性质,因而是一种结晶,这种结晶就是文明,其中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三大类型。
人类文化活动及其成果多种多样,从性质上可分为积极成果和消极成果两大类型,所谓积极成果指对社会发展有推动作用的成果,如前面所说的生产工具等就属于积极成果;所谓消极成果,即指不利于社会发展进步的成果,如肉林酒池、殉葬制、各种酷刑、迷信意识等都是人类文化的消极成果。文明主要指的是人类文化活动的积极成果,而消极成果不属于文明之列,通常称为野蛮。由此亦可看出,文明概念又是一种具有价值属性的概念。
人类文化活动不仅会产生外部成果,而且其自身也会产生变化,形成内在成果。其中阶级的产生和消灭是最重要的成果,因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把阶级和阶级斗争也看成是文明的重要内容,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中说:“文明时代的基础是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剥削。(《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1995年版第177页)”毛泽东在《丢掉幻想,准备斗争》一文中也讲:“阶级斗争,一些阶级胜利了,一些阶级消灭了,这就是历史,这就是几千年的文明史。”(《毛泽东选集》第四卷,1991年版第1487页)可见,在马克思主义看来,阶级的产生是文明的重要成果,迄今为止(原始社会除外),人类文明都是由阶级斗争推动的。
不同人类群体的文化活动是有各自特征的。如西方世界人类文化活动重点在于改造自然,因而其改造自然的物质文明比较发达,而东方世界人类文化活动重点在于改造社会即人类自身,因而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精神文明比较繁荣。当然,无论西方文明还是东方文明都是包含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方面内容的,只是其在总体文明中的地位和具体内容不同而已。故就总体而言,东西方文明之间并无优劣之分,只是各有特点而已,相互之间应该交流互鉴,共同发展,这才是人类文明进步之道。
文化与文明是相互作用的。一方面,文化创造文明,有什么文化就有什么文明,文化的不同必然导致文明的差别;另一方面,文明又概括着文化的成果,并引导着文化的发展,西方文明引导西方文化的发展,东方文明引导着东方文化的发展,中华文明引导着中华文化的发展。既然文明是文化的结晶,因而我们要想发展中华文明,就必须在党的领导下发动群众开展广泛深入的文化活动,并将其成果上升为文明,同时又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华文明引导文化活动的发展。总之,文化创造文明,文明引导文化。我们要把文化活动和文明创建结合起来,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