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的等级、程序和类型
(2023-09-07 10:51:28)现代化的等级、程序和类型
现代化是什么?就一般意义而言,它是一种发展水平,不过是现代发展水平罢了,至于现代的时间范围一般在30—50年之间,也可能长至百年。如果一个社会或社会的某一个部门的发展达到了现时代的要求和水平,那就是实现现代化了,否则就没有实现现代化。
现代化是有等级低的。虽然目前对这一等级低的划分标准尚无统一认识,但有两点可以确定:一是现代化量化标准是综合的,而不是单一的,是各个领域和部门综合发展水平的表现;二是社会整体现代化标准不是僵死的,而是可以分三个主要等级:初等水平现代化,中等水平现代化,高等水平现代化。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只能首先争取实现初等水平现代化,进而实现中等水平现代化,最终达到高等水平现代化,我国的现代化是在小康水平基础上开始的,目前正在向初等水平现代化前进,想要一蹴而就实现高水平现代化尚无可能。
现代化是有程序特征的。就社会整体而言,必然首先实现经济现代化,其次实现政治(包括法治)现代化,最后实现文化现代化。其中经济现代化是基础,政治现代化是关键,文化现代化则是结果。这三个现代化的内容既有时间继承关系,又有空间并列关系。就是说,它们不是割裂的,而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过程,只有齐抓共治,但又遵循一定程序,才能收到成效。
现代化可以分为人的现代化和“物”的现代化两个方面。人的现代化是能动方面:没有人的现代化,物的现代化难以实现,即便是实现了,也难以持久。人的现代化主要指人的思想现代化,有了现代化思想,才会有现代化行为,并取得现代化结果。当然,人的现代化也包括人的能力现代化,没有现代化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人的现代化就是空壳子,而人才则是人的现代化的结晶。物的现代化是人的现代化的结果,没有物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就缺少支撑,因而也难以实现。社会现代化还有整体与局部之分。整体现代化以局部现代化为基础,但整体现代化并不等于局部现代化,例如我国整体GDP已达到世界第二位,但人均GDP却远落后于许多国家,这主要是由于整体与局部是两个相对独立性事物所致。我们应该抓好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现代化建设,同时又要处理好与国家整体现代化的关系,要以国家整体现代化为目标,在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服从这一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