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南斗瓢
南斗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6,842
  • 关注人气: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谈谈“共同富裕率”问题

(2023-02-04 17:17:30)

谈谈共同富裕率问题

作为我国社会发展目标的“共同富裕”概念是邓小平提出来的,他在谈到社会主义本质问题时说:“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3页)我们党的二十大把“共同富裕”定为下一个阶段的发展目标。但“共同富裕”只是一个定性的概念,如何对之进行量化研究则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我以为要对共同富裕进行量化研究,应当把“共同富裕率”作为工具。

共同富裕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社会财富分配状况及其合理性的标尺。一国居民共同富裕率越高,预示该国家或地区的社会财富分配就越趋于合理,反之则不合理。但共同富裕率怎么表示?这是一个困难问题。第一是难以找到一个共同富裕的标准做分母,第二是难以确定共同富裕分子的数值。本人经过考虑认为:可以把占一国总人口20%的富人人均收入作分母(月收入或年收入)。因为在现代国家内,富人总是少数,而这个人数又不能太少,但也不能太多,否则都难以反映社会群体富裕程度差别的真实情况,而20%的富人财富水平可基本作为该国一段时间内的富裕门槛。至于分子则可以用全国人均收入(月收入或年收入)来代替,因为这代表着全国人均富裕程度。这样一来,共同富裕率就可以表述为一个公式:G=R/S。其中的G代表共同富裕率,R代表全国人均收入值,S则代表该国人口20%的富人人均收入值。从这个公式不难看出,某国的共同富裕率最大值是1,即全国人均收入与占人口20%的富人人均收入值持平或相等。如果能达到这一点,则可以认为该国已基本上实现了共同富裕。当然,占人口20%的富人实际收入还会高于这一数值的,因而贫富差别还会存在。要解决在这一问题,可以把占人口20%的富人总数减少到10%或更少,然而即便如此,差别也是不可能完全消除的,其实我们所说的共同富裕,本来也就是承认差别基础上的共同富裕,而并非是绝对的完全一致。

有了“共同富裕率”这一量化概念,人们就可以定量地把握我国现有共同富裕水平,并制定出今后发展目标。另外,这一“共同富裕率”在不同地区肯定也是不一样的,通常发达地区会高一些,城市也会高于农村。掌握了这些情况,有关部门就可以根据本地实际制定相应规划,不断提高人口共同富裕水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